■本报记者 吕洪涛 图文报道
大运河附近的南河沿是常州西门外的一条老街,原汁原味常州风情。老街上有一座沈氏宗祠,是市区少有的百年以上的宗祠建筑。祠堂是历史遗存中最鲜活的文化记忆之一。这座老祠堂记录着一个家族曾经的辉煌,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
常州本土建筑的代表
“这个祠堂,即使在沈氏家族之外,也有不少老常州人久仰其名。”沈振凡是常州沈氏宗亲的成员,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修编家谱工作。据他介绍,南河沿的沈氏宗祠不仅见证了家族的延续,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南河沿的沈氏宗祠位于钟楼区南河沿10号,号“留余堂”。宗祠建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建造者沈颐朵曾是民国年间常州豆业公所“敦仁堂”的负责人。建造该祠堂时,沈颐朵年仅20岁出头。沈氏宗祠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占地面积八百多平方米。
南河沿是常州西门外的一条老街,是常州市区现存不多的、原汁原味体现常州风情的老街之一。现在,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和外来新市民。
走在南河沿街道,历史的气息就扑面而来:青苔蔓延的石板路、狭长的弄堂、坐在门口的老人……若不是亲见,很难想象自己正处在常州市区。
在南河沿,比较醒目的就是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沈氏宗祠,该祠堂是常州本土建筑代表作。
她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现存的沈氏宗祠共有四进,每进三开间,至今保存完好。第一进为门厅,门厅两侧存有精美的砖雕,祠堂南有备弄。第二进为大厅,屋架高耸,梁柱构筑精美,有鹤颈翻轩。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原有精美的屋脊,可惜在“文革”期间时被毁。第三进为享堂,曾安放祖先牌位,有精致的清式长格窗,两侧保留着书卷式砖刻篆体字“入孝”、“出弟(通悌)”,字在“破四旧”时被凿,但字迹仍依稀可辨。第三进的天井中种植了茶花和柿树,柿树的果实柿子象征着家族子孙兴旺。第四进曾是辅助用房,今为居民居住。
现年85岁的蒋静华一家就生活在这里。上世纪七十年代,她与沈伯祥结婚,之后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去年,沈伯祥因病去世。目前,蒋静华和后人在这里生活。
沈氏祠堂由沈伯祥的父亲沈颐朵建造。颐朵是字,大名沈彭年。沈颐朵是常州豆业界著名实业家,常州豆业公所“敦仁堂”重要堂董。堂董之职,通常由公所内的董事担任,负责管理公所的日常事务和经营活动。沈颐朵还是一位慈善家。据相关资料介绍,敦仁堂常在常州西门一带做公益事业,比如参与修怀德桥、疏浚运河、救济鰥寡孤独等。
“我公公他们家就是靠运河发家的。当时,他做豆业生意,运输靠的就是运河。”蒋静华回忆,她小时候就知道常州的“豆、木、钱、典”四大行业,即豆业、木业、钱庄以及典当行。现在,南河沿一带,很多人都是这四大行业从业者的后代。
常州曾是历史上全国著名的大豆聚集中心,四大行业中,豆业排名首位。当时,黄豆是常州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再加上运河贯穿全城,邻近的泰州、丹阳,稍远一些的苏北,甚至远至淮河流域皖北各地的大豆大量流进常州。
据《武进工业调查录》统计,清末民初,随着铁路的通车,大豆年贸易量猛增至600余万石,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大豆聚集中心。
祠堂背后是血脉传承和家族故事
为了修家谱,2019年,沈振凡与沈伯祥等人赴上海拜访表哥李文虎。在那里,李文虎向沈振凡等人讲述了很多沈氏祠堂和“留余堂”一脉的往事。
“留余堂”这一脉沈家是书香世家。沈伯祥的爷爷名为沈阜生。沈阜生共有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沈伯祥的父亲沈颐朵和李文虎的母亲沈绮云分别是小儿子和小女儿。自沈伯祥一辈开始,沈家后代除少部分在常州外,不少人到上海等地求学,并定居在上海、南京等地。
1930年,李文虎的父母在上海结婚。两人结婚时,常州诸宗亲赠送的礼品,有些至今还保留着。那次拜访时,李文虎把沈振凡太祖父所作的一幅立轴画赠给了沈振凡,以表达对他修谱的感谢。
值得一提的事,李文虎的父亲是由清华学堂用庚子赔款的费用送去美国留学的,其父在清华时学的化学,到美国后改学精算,是当时“中国三位寿险精算师”之一。
李文虎介绍,其母亲出生在青果巷,后随外婆搬迁到周线巷26号居住。周线巷26号的房子原属盛家的产业,是盛宣怀建造的,后因风水先生讲该房盛宣怀不宜居住,故盛家将该宅让给沈家居住。
根据李文虎的回忆,其外公沈阜生去世后,沈家就由沈颐朵等三位舅舅支撑,管理着瑞康米行、沈乾泰豆行、瑞丰润钱庄。大约1951到1952年间,沈家人从周线巷26号搬到常州西门外南河沿10号的沈氏宗祠居住。
2014年,晋陵沈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宗亲会成立前,沈振凡找到沈伯祥,详细了解了沈氏宗祠背后的故事。
据沈振凡介绍,目前,常州的沈姓约有10万人。常州沈氏大宗祠原在古运河边的东下塘,东下塘曾是常州的祠堂一条街。
“沈氏宗祠‘留余堂’是东下塘沈氏大宗祠‘九思堂’的分祠,南河沿沈氏的始迁祖是南皋公沈子云,明嘉靖九年(1530)从江阴迁入郡城常州。一座祠堂,一部家族史。现在,南河沿沈氏宗祠已成为大运河常州段宝贵的文化遗产。”沈振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