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版:城事 人物志
2024年11月12日

横山桥镇的晚秋——

鱼肥蟹美、柑橘多汁,农家秋味别样甜

■本报记者 孙婕

本报通讯员 丁文锦 胡静 图文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常州经开区的晚稻进入收割期,同样迎来丰收的还有渔民、蟹农、橘农。晚秋时节,记者探访这些农人,体味农家秋味别样甜。

“鱼”跃掀起“致富浪”

11月6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满五一村老朱家的鳜鱼养殖基地,棕黄的鳜鱼已成群结队地在水中畅游,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从芙蓉片区赶来的乡亲在岸边集结,塘主朱江平换好了捕鱼装,现场人声鼎沸,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吆喝,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收鱼大战正式拉开帷幕。拉网、赶鱼、收网……在场的所有人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好一番丰收和忙碌的景象。

鳜鱼身形修长、通体光滑、行动敏捷,捕捞很讲究技术,动作要快、拿捏要准,不能伤了鱼,还要防止伤到手。朱江平说,经验丰富的渔民眼疾手快,过手就能分出鱼的等级。

经过3个多小时的“战斗”,3000多尾体态丰腴的鳜鱼在众人的努力下被一一捞起,经过严格筛选、过秤,最终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鳜鱼在圈内是出了名的难养,难在食性很“倔”,仅吃新鲜的鱼虾,拒食人工饲料。

得益于世代养鱼,朱江平很熟悉“鱼性”,他指着不远处说,那是他为鳜鱼专门养的饲料,以四大家鱼为主,每公顷鳜鱼养4公顷水产做饲料。“鳜鱼长到350—400克的时候容易发病,要及时医治,还得注意增氧情况。”朱江平坦言,过去技术手段没有这么先进,晚上他几乎睡不了整觉,每隔两小时就要起床看一下增氧泵的情况,“有一回增氧泵就停工了,导致鳜鱼死了很多,那一年损失惨重。”

2016年,朱江平听取女儿关于智慧农业的想法,购买了自动投喂机和缺氧报警器,连接手机App随时查看鱼塘实时画面,精准监控各个鱼池的水质参数。“鱼池水温25℃,溶氧量每升5毫克……”朱江平说,有了这些技术后,自己可以根据需求远程投饵、补水、控温、增氧,走上了生态养鱼、以“智”兴渔之路,不少养鱼的村民来向他讨教。

在朱江平看来,除了养鱼人的勤劳,五一村水质的提升是鳜鱼养殖的另一个关键。去年,常州经开区打造2个小微水体优秀片区,五一村是其中一个。“水质好了,鱼的品质和存活率也更高,今年塘里最大的鱼可以长到900克以上。”朱江平说。

因为今年气温高,鳜鱼的产量很喜人,老朱的20亩鱼塘,产量约3.75吨,预计年收入约15万元。

父子“蟹”逅理想

距离老朱家约两公里,同在盛家村的蟹塘却静悄悄的。正是大闸蟹上市的时候,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原来,白天螃蟹正躲在塘底“养精蓄锐”,待到晚上6时以后才上岸“开派对”。

“晚上捕第二天卖,一天得捕50多公斤。”养了18年大闸蟹的陈惠方边撒饲料边说,“这40亩蟹塘里,公蟹能长到400克,母蟹可以长到350克,不少老客户就等着秋天这一口‘鲜’。”

养螃蟹不仅风吹日晒,还要有技术,在旁人看起来是个苦活儿。放蟹苗、喂饲料、观察螃蟹脱壳、调试蟹塘含氧量、关注气温和降水……在养殖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经过不断摸索,陈惠方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蟹能手”,不少蟹农向他取经。

此外,得益于横山桥镇丰富的河道水系、密布的塘浦圩田,这里出品的大闸蟹青壳、白肚、金爪、壮体,吃起来肉质细腻清甜。

大约五年前,陈惠方将销售的担子传给了儿子陈亮,“80后”的陈亮脑子活,为了扩大知名度,他注册了多个互联网平台账号,邀约探店达人来体验。“互联网只是我们触达客户的一个平台,目前我们超80%的销售还是线下,尤其是从线上转为线下的客户占了不少。”陈亮说,吃过晚饭,父亲就去塘里捕捞螃蟹,他和妻子则进行互联网销售,最近无锡、南京等地客户循着“网线”而来。“现阶段我们先扩大受众面,后面成熟了再进行网店销售,让清水螃蟹爬上全国各地的餐桌。”

“一些老蟹农还在用传统方法养蟹卖蟹,但是时代变了,养螃蟹也要换一换思路。”陈惠方认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未来的产品发展,还是要走高端路线。”

常州经开区现有蟹塘600亩左右,其中横山桥镇蟹塘面积占90%。近年来,横山桥镇着力开展“定制化”整治、精准化治水,去年对盛家村养殖池塘进行生态化改造,让家家养出精品蟹、做大做强蟹品牌成为盛家村与养殖户的一致目标。

爷孙的“甜蜜”约定

立冬至,橘子红。横山桥东周村郭氏农庄“红美人”也迎来了最佳赏味期。

走进橘园,清新的橘香扑鼻而来,“红美人”柑橘像一盏盏小灯笼,色泽金黄,缀满枝头。郭兴带着妻子宋杏娟和孙子郭雨辰正忙着给下订单的客户摘橘子。

红美人果树苗是从浙江象山引进的,今年是种植的第5年。为了保证品质,果园已陆续投入近百万元用以建设大棚设施和灌溉、保暖设备。“‘红美人’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我们在挂果的时候就通过精细控制光照、温度,施用有机肥,‘以菌治虫’等方式,使它们的口感和品相达到最佳。”郭兴说。

“今年新装了滴灌设备,也换了薄膜,预计产量在7.5—10吨。”退伍军人郭雨辰闲时就在自家橘园忙前忙后,“红美人”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小郭笑逐颜开。

怎么让“红美人”持续红火——好吃、好玩、更好卖。虽然只有10亩地,但预约采摘的客户不少。“这里的‘红美人’香甜味美,去年我将这份美味寄给朋友品尝过后,他们总是念念不忘。今年还没等到采摘的日子,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问我‘红美人’是不是成熟了。”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得知下周可采摘了,她便约了朋友周末一起来。

据了解,采摘期从11月持续到12月底,郭氏农庄的“红美人”因为使用了菜饼、黄豆等有机肥,味道特别浓郁,得到顾客“五星好评”。“我跟爷爷约定,通过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平台运营,把这份甜蜜事业做好,让更多人分享横山桥镇‘红美人’的美味。”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