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版:城事 家门口
2024年12月17日

天宁教育:

美育,让每一个生命焕发光彩

■本报记者 尤佳

本报通讯员 虞新伟 图文报道

一支支画笔,绘出美好童年;一首首乐曲,奏出心中旋律……近年来,天宁区持续深化美育教育,在不久前结束的江苏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1个特等奖、7个一等奖、5个三等奖,获奖数量及等次均列全市最前列。

如何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天宁区一直在不断探索。

顶层设计,构建“全域、全时”美育改革实验场

据了解,天宁区教育局“8610”(即八大举措、六大工程、十大项目)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统筹艺术特色学校布点,孵化高品质艺术特色项目。设立艺术特色课程,组建特色艺术团队,开展艺术活动,参加各类展演。”

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常州市正衡小学,学校结合学校综改项目,以电子档案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即时评价结果,评价中注重素养导向,充分关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各校通过评价激励进一步推进美育改革走深走实,全域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全区学生艺术科目考核合格率达99%以上。

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全区坚持每年举办器乐、声乐(合唱)、语言艺术、舞蹈等专场比赛,各校均建有合唱、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活动小组或团队,中小学生平均参与率达100%。2024年,天宁区举办“美育浸润系列艺术活动”,通过摄影、绘画、合唱、舞蹈等各类比赛和展示,搭建展演舞台,提升育人价值。多年的美育改革实验获得较大突破,天宁区获评“常州市深化学校美育改革实验区”。

面向人人,构建“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的美育新格局

天宁区秉承“以美育提升素质,用艺术关爱成长”的艺术教育思路,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逐步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生生有特长”的美育新格局。

雕庄中心小学通过“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艺术兴趣小组,掌握1项艺术技能;解放路小学依托“蓝风铃合唱团”,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借力,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丰硕成果;龙锦小学民乐队、合唱团整合校内外师资,训练磨合,形成品牌效应,连续多年获市艺术比赛一等奖。全区在开齐开足美育课的同时,围绕“教会、勤练、常展”,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和艺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各校创建符合学校特质的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高质量推进美育工作,还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天宁区整合并善用社会资源,依托学校社团,开设绘画、泥塑、儿童画等课程。全区组建艺术类社团400多个,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艺术特色新样态——华润小学每周开设两次艺术社团,“JUNK环创社团”获评常州市优秀社团;正衡中学建立了衡乐民乐团、合唱等几十个社团,每年定期开展艺术节、国风秀展演和评比活动;焦溪小学实施具有舜溪文化特色的“查家拳”等社团课程,举办古镇特色原创文创集市,引导学生传承文化、提升素养、培育品格。

强化保障,让“美育浸润行动”落在实处

教师是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和开展者,教师的美育素养关乎学校美育的质量。天宁区高度重视美育师资培养,定期举行全区艺术教师基本功专项比赛和艺术论文评比活动,以赛促学、以赛提能。全区艺术教师常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课堂教学研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同时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美育育人能力。

在天宁区各校,学生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健康成长,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博爱小学积极打造全时空、场景式、多元化学习社区,孩子们在一楼大厅尽情感受艺术的魅力,在陶艺长廊体验创造的喜悦,在梦幻花园描绘蔬果花卉的精美画卷;清凉小学创立了艺术街区,将中庭长廊分为音乐与美术两个街区展示,每周都有学生参与到音乐街区的展示中。

“美育是审美的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更是给人希望和意义的教育。”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副局长许嫣娜表示,美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天宁区将通过持续营造浓厚的美育教学氛围,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没有上一篇了... ... 传承古籍印刷技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