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洁 王锐 图文报道
“是锡剧的魅力支撑我一路走来。”朱彦秋说,学得越久,对锡剧的爱越深。
朱彦秋出生于盐城的梨园世家,父母是淮剧演员。幼年时她就常在侧幕望着聚光灯下的父母,一颗学戏的种子大约就是彼时被埋在了心间。2016年,常州锡剧院公开招生,刚满16岁的朱彦秋对江南充满憧憬,跃跃欲试。父母却颇为犯难,既想看到女儿继承衣钵于舞台上发光发亮,又深知做好戏剧演员要吃的苦头。“我要去!我想学戏。”朱彦秋眼神无比坚定,父母最终选择全力支持。身段好、扮相佳、肯吃苦的朱彦秋不负所望,在200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8位传承人中的佼佼者。
在戏校的5年,朱彦秋刻苦无比。对这个要强的姑娘来说,每日掰腿下腰、学习形体、训练技巧都不在话下,难的是对锡剧中方言的理解和运用。凭着一腔热爱,朱彦秋咬牙学戏,别人练一上午,她在此基础上还会把午休搭上;老师要求排一场大戏,她会在课余时间缠着老师加排一场。
10年龙套始开头,这是传统戏剧界的共识,朱彦秋和她的父母都做好了长久等待的准备。但谁也没想到,从戏校毕业的第一年,朱彦秋就有幸参演大型原创锡剧《烛光在前》,扮演张太雷的大女儿张西屏。该剧获得第十七届全国“文华大奖”,朱彦秋收获了满满的大舞台经验。
“完全没想到,我父母也都称赞常州院团起用新人的魄力。”朱彦秋说自己和戏校的同学都很庆幸当初选择来常,不仅上来就有戏演、有大戏演,还参与了不少现代戏和创新戏的创排。“院团常会邀请锡剧名家或大导演来给我们抠戏,还有不少大比赛、大舞台的锻炼机会”。采访中,朱彦秋时不时感叹自己赶上了好辰光、好机遇。
《珍珠塔》是锡剧的第一IP,去年,常州锡剧院将这出戏从传统舞台搬进了景区园林,并融入了国风、喜剧等元素,打造出沉浸式喜剧《半园·珍珠塔》。两年来,在青果巷演出了近百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每一次观众近距离的喝彩声都让饰演小姐陈翠娥的朱彦秋大为震动。下戏后,朱彦秋总爱徘徊在这条“江南第一名巷”,感受常州名士文化的余韵,增进对这座城市的了解。
今年10月,朱彦秋在常州买房落户,12月9日与因戏结缘的男友在西太湖揽月湾订婚。在常州拥有了事业和家,少小离家来常学戏的朱彦秋,常常觉得她与这座城市很有缘、很亲近。
近年来,常州以精品剧目带动人才成长,实现文艺人才引进、流动、成长等全面良性的长效机制。锡剧院培养了朱彦秋、曹诗韵、陆新宇等一批青年人才参演文华大奖剧目锡剧《烛光在前》,以第六代、第七代传人为核心打造沉浸式喜剧《半园·珍珠塔》;市滑稽剧院创排的滑稽戏《时来“孕”转》《吴八两拔刺记》主角均由“80后”“90后”青年演员担纲;市歌舞团与无锡文化艺术学校联合培养19名舞蹈后备人才,为院团输入新鲜血液;常州市曲艺团新添4名“00后”青年演员,在单位培养下已踏上舞台,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展演……全市市属院团全面贯彻落实文艺院团员额制测算管理办法,并每年复排1部由青年人才主演的经典剧目,同时以老带新给予年轻人更多舞台机会。近两年共新进院团人才约40人,青年人才屡获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演员、省文艺大奖曲艺奖新人奖等荣誉,助力常州文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