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常州新闻·要闻
 第A02版:常州新闻·民生人文
 第A03版:常州新闻·市场服务
 第A04版:常州新闻·综合
 第A05版:财经新闻
 第A06版:体育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国内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常州新闻·社会现场
 第B02版:文笔塔·情感
 第B03版:常州影像
 第B04版:娱乐新闻
 第C01版:白领周刊
 第C02版:白领周刊
 第C03版:白领周刊
 第C04版:白领周刊
第B03版:常州影像  
    标题目录
27个希望
常州日报 数字报纸
常州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2
2014年4月18日

27个希望

  没有餐桌,许多孩子只能缩在墙角吃午饭。

  “儿子死了,儿媳跑了,孙子是唯一的希望。”面对同寨贫困老人的哭诉,阿表能做的唯有几声安慰。

  通过微信,厘百公司员工们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罗八小学师生连线对话。

  厘百公司员工在观看罗八小学纪录片。

  4月15日,当记者拨通云南澜沧勐朗镇罗八小学赵新明校长的电话时,电话那头传来赵校长哽咽又兴奋的话语:“我代表学校感谢常州的朋友!你们寄来的资助款和书已经全部发给27名学生了!正是有了常州人的资助,这些孩子们上学才有了希望!……真的要说一声感谢!”

  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2011年,在我市举办的一次公益活动中,来自云南的新市民阿表讲述了自己家乡贫困,孩子上学困难的状况,常州京来居企业老总朱珉女士现场发起“给贫困孩子一份爱,给孩子未来一份信心”的公益活动。不仅筹集捐款近7万元,常州的爱心人士们还特意赶到云南,将罗八小学当时亟需解决的水源和学生用餐大棚问题全部解决。

  2013年7月,朱珉等人又一次赴罗八小学,准备给该校生活条件最困难的27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到初中。但因企业小员工少,朱珉心有余而力不足,资助了6名学生,余下21个孩子的资助事宜暂时搁了下来。

  时间飞转,2014年1月17日,当常州厘百艺术设计公司员工听说了罗八小学还有20多名特困学生需要“一对一”资助后,立刻请阿表来到公司,了解罗八小学孩子们的贫困状况和常州爱心人士前期的资助情况。

  厘百公司是成立才一年的新公司,年轻的设计师们听完这段故事都十分感动,他们立刻行动,仅用3天时间,就筹集并邮汇了1万多元资助款。公司还将“在云南捐建一所希望小学”作为一项目标,并且要求员工与各自资助的孩子进行经常性的线上交流。今年3月,他们又给这些孩子寄去了一批童话书……

  于是,才有了开头赵校长的感激之语。至此,27个孩子的希望终于全部兑现了。

  本报记者 揽澜  摄影报道

  

  电话里,赵校长说,学校尚需几台能用的旧笔记本电脑,有爱心的读者如果愿意捐助,请与本报记者联系。揽澜电话:13915011221  罗八小学赵新明校长电话:013769912264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