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常州新闻·要闻
 第A02版:常州新闻·民生人文
 第A03版:常州新闻·市场服务
 第A04版:胜宴
 第A05版:胜宴
 第A06版:常州金融
 第A07版:中国新闻·国内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常州新闻·社会现场
 第B02版:文笔塔·情感
 第B03版:财经新闻·福彩
 第B04版:常州影像
 第C01版:白领周刊
 第C02版:白领周刊
 第C03版:白领周刊
 第C04版:白领周刊
第B04版:常州影像  
    标题目录
“技术娘舅”
昌茂宏
常州日报 数字报纸
常州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2
2014年7月4日

“技术娘舅”
昌茂宏


  一个主动为拖拉机配套GPS系统的供应商电话,让昌茂宏颇为头疼,农民需要吗?只要对农民不利,他就不会接受。

  经常是人家下班后,他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对新型拖拉机零部件的强度、受力、寿命等数据进行验算。

  不插手、放手干,是他加速培育新人的一种有效手法。

  冒雨在田间对农机性能进行测试。

  吃过午饭,有时他也会帮助设计科室打理花花草草。

  与上海公司洽谈新品的外形研发,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倾听者。

  在拖拉机生产线上,进一步分析各工位之间操作上的合理性,力求装配工艺最佳化。

  昌茂宏,1975年毕业于原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拖拉机专业,供职于盐城拖拉机厂。2000年3月作为常州市引进的高级人才,进入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常州拖拉机厂),现为集团总工程师。

  研究了近40年的拖拉机,64岁的昌茂宏在东风农机被技术人员亲切地称为“技术娘舅”。

  从盐城到常州,昌总始终不变的是对拖拉机事业的执着。细细数来,当年一起学农机的60个同学,如今只有昌茂宏一个人还在从事农机设计。难怪他夫人经常开玩笑:“昌茂宏,你有啥本事,只会设计拖拉机。”

  “没错,一个人一辈子只要能够干好一件事,就非常不简单哩,何况我已经干了近40年。”昌茂宏总是呵呵一笑,要想好好地报答国家、母校的培养,最适合的方法就是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我们国家的拖拉机做好做强,提高我们国家的农机水平,给农民带来实惠。

  在技术人员眼里,昌茂宏工作时就是个“痴人”,往往枯燥的设计工作被他当成享受。看他伏案写画图纸,就如同沉浸在一个最美妙的世界当中。

  “在机械制造行业,最重要的就是踏实和认真。稍有疏忽,或许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失误就会产生谬以千里的设计事故。”昌茂宏严苛地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集团的设计人员。

  好的设计图纸要变成产品,离不开精湛的装配工艺。就像对待初生婴儿,昌茂宏细心把好生产质量的每一道关,反对简单粗暴的操作。“在安装轴承时,我坚决反对用重力敲击。”他举例说,“轴承是个精密的零件,它也有生命和脾气,安装时必须准确拿捏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机械的最佳效益。”

  在他的带领下,改制后的东风农机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新品,形成了以东风牌20-125马力系列轮式拖拉机以及各类农机具为主的产品格局。如今东风农机已成功进入国内大中拖行业第一方阵,成为中国拖拉机工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产品除遍及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的昌茂宏早已过了伏案绘图的年龄,他更多地鼓励年轻的技术人员挑大梁。“与其手把手地教,不如让他们自己学着干,只有大胆实践,才能更快地掌握本领,只有多碰壁,才会在下次设计中少走弯路。”深知伏案设计的辛苦,他总是把利益分配向努力工作、成绩突出的年轻技术人员倾斜。

  集团董事长宣碧华感慨地说:“昌茂宏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行家里手, 去年公司进行大调整,设立了8个事业部,其中4个事业部的主要领导者都是从他的技术研发中心里抽调出来的。东风农机要更上一层楼,就要走技术型管理发展道路,我叫他‘娘舅’,一来让他心里好过些,二来也想请他多培养些技术性人才。”

  董事长喊昌茂宏娘舅,别的人也跟着喊。在大家眼里,他业精于勤,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

  木不恒青、人无永少。对此,昌总也有自己的晚年规划:“等我从拖拉机生产线上退下来,就把自己在拖拉机专业的毕生所学编成一本书,作为自己对于农机的最后一点贡献。”

  王卫东 姜小莉 张海韵 摄影报道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