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结束为期两年的援桑任务,6月底,由我市独立组队的中国(江苏)第25期援非医疗队21名队员回到常州。
两年零七天,737个日日夜夜,我市援非队员无私奉献在桑给巴尔,累计完成门诊93504人次,住院病例20185人次,抢救危重病人2158例,手术7122台,麻醉3583人次,得到桑给巴尔总统府、卫生部、受援医院和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根据当地需要,医疗队抵达桑给巴尔后,分成两个支队,分别服务于桑岛和奔巴岛。桑岛分队工作所在的椰树总医院是桑给巴尔最大的公立医院,但医疗条件非常简陋,救治病人常面临药品和器械短缺,当地医生和助手的技术不足,院方对中国医生的认可度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医生,重大手术、急诊手术和抢救都由中国医生来完成,队员们不管白天黑夜,随时待命。在奔巴岛长老医院,中国医生几乎承担了医院的全部诊疗工作,一名队员顶一个科室,一支分队就是一家医院。
尽管各方面条件有限,医疗队仍坚持因地制宜推广适宜技术,同时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开展新技术,妇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骨科、消化内科等10多项技术填补当地医学史空白。
医疗队还在椰树总医院创建了“消化内镜中心”,在奔巴长老医院创建了“创伤中心”,在桑给巴尔引起巨大反响。其中,消化内镜中心结束了当地民众胃肠镜检查要去坦桑大陆的历史,开诊以来,年平均完成胃肠镜检查治疗600例;创伤中心开创了奔巴医疗卫生史的先河。两个中心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增强了医院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了医疗队的影响力,得到谢因总统高度评价。
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桑岛和奔巴两支分队利用节假日时间定期下乡义诊,为偏远地区的村民送医送药,服务当地民众超过5000人次。眼科和耳鼻咽喉科两位医生每三个月赴奔巴开展手术,分别完成手术283台和175台。
医疗队积极推动临床和教学齐头并进,通过开展病例讨论、晨会讲课、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生,力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眼科医生每次手术都要精心挑选合适的病例带教助手;泌尿外科医生用报废的膀胱镜、以纸盒模拟腹腔让助手感受腹腔镜技术;就在回国前一天,中医针灸科专家夏俊还受邀为全院护士讲了“最后一课”。一次次耐心指导,使助手们的医疗技术有了长足进步。
除了带教医学院的学生,医疗队积极和桑给巴尔医学院合作,义务为医学院授课,颌面外科医生刘华联被医学院聘为牙科学客座讲师,利用业余时间为医学院编写了全英文教材《口腔和颌面外科学》。今年春节,在市一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教材完成印刷,全体队员辗转上万公里将120本教材带到桑给巴尔,医学院为此举行了隆重的教材捐赠仪式,在当地产生巨大反响。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中国(江苏)第25期援非医疗队已经回国,但是队员们在桑给巴尔挥洒过的汗水,付出过的真情永不磨灭!
注:桑给巴尔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组成部分,面积2654平方公里,由温古贾岛(又称桑给巴尔岛)、奔巴岛及20余个小岛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