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中,有所希望小学名叫常州希望小学,15年前,一群常州人来到了大山中,重建了一所濒临关闭的学校,当地人为了感激这群常州人,取名“常州希望小学”。
15年后,在重建希望小学整15年之际,一群常州人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决心开启新一轮的帮扶工作,这群人中也添了不少新面孔。
8月3日,爱心人士带着孩子一路向北,到达了层峦叠嶂的太行山中。他们来到的这座小山村不大,名叫庄里,位于河北的涞水县,虽然离北京不远,但因为大山的阻隔,显得有些落后,也许,庄里常州希望小学是离首都最近的一所希望小学了。或许是有缘,或许是天意,在这群常州人从北京翻山越岭来到这座小山村的路上,遇到了京津冀地区非常罕见的美丽彩虹,柔美的晚霞也让人心醉,正如爱心志愿者揽澜所说,常州爱心志愿者15年如一日,在常州与太行山之间架起了的一道爱心彩虹。
走进庄里,来到常州希望小学,这里有了大变样,土房少了,大家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家里不仅宽敞,而且装修得也很整洁,有了新农村的新面貌,而常州希望小学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实验室、微机室一应俱全。
现年60岁的校长李泉清噙着泪水阐述着学校15年来的风雨路。15年前,刚刚接手庄里小学的李泉清收到通知,校舍被鉴定为危房,不得使用,要查封,但通知中并没有妥善解决适龄儿童的读书问题,“他们当时说了一句,‘宁可出文盲,不能住危房’。”
学校被查封,学生无处可去,当时不少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央视的关注。也正是央视的报道,才让当时的一群常州爱心人士不远千里来到这所偏僻的小山村,帮助李校长重建学校,而李校长也不负众望,肩扛重任,在妥善安排学生临时在村民家上课之余,他亲自带队扒掉了原来的土楼,自己盖校舍,经常一天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
而这群常州人中,也有不少人无时不刻地牵挂着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有的人年年都要去大山里看看这所学校,而更多的人则是用捐款的方式解决了学校不少燃眉之急。李校长说,15年来,他收到过不少捐款,而有两笔钱的捐款主人至今还是个迷。李泉清称,当时收到了一笔未署名的1万元汇款,很诧异,他根据来信地址回信过去却又被退了回来,通过公安查找发现也是查无此人……像这样让人感动的事例,李校长说,他能讲三天三夜。
15年来,庄里常州希望小学的成绩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还一度获得过全县第一,不少学生走出了大山,有的还考到了常州。考出大山的这群孩子见了不少世面,也并没有忘记大山,有些学生在毕业后,又回到了大山,当起了大山里的老师,26岁的刘娟就是其中的一位。2002年,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她因为家境贫困得到了一位常州妈妈的捐助,直到她大学毕业,而在此期间,她们一直通过书信、电话、网络联系,虽只见过一次面,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已经结婚的刘娟回到大山,回到家乡,当了一名生物老师。
现如今,庄里常州希望小学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得到提升,这也是接下来的15年要做的新一轮帮扶工作。“虽然现在学校的桌椅、电脑、图书等都很缺乏,但我们这里最缺的还是老师!从教学特长到教学理念都缺!”李泉清说,师资上最缺的就是音乐老师、电脑老师。不少现代化的特色班兴趣班也因为缺乏师资而无法展开,更别提先进的教育理念了。
得知此事的常州爱心人士也帮着出谋划策,他们商议,接下来的捐助将侧重于对常州希望小学教学能力上的提升。计划资助老师赴北京进行教师培训,招募老师去大山里支教,这群常州爱心人士还准备分批组织一批人带着一个主题到大山里去解决问题,设立常州太行山希望基金,鼓励希望小学的老师多学知识,开拓视野,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者将有一次外出度假的机会。目前,这群常州爱心人士与山里的孩子家长共建QQ、微信平台,一位爱心人士面对10个山区孩子,通过QQ、微信去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李校长明年即将退休,新校长将接过他的接力棒继续建设校园,而常州的爱心志愿者也在不断壮大,在接下来的15年甚至更久,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守望太行山未来的队伍中来。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常报视觉”、“运河拍客”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纯干货”,还有更多惊喜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