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常听爷爷讲他年轻时在茅麓茶叶公司民族资本家纪振刚家中做佣人,还有后来为陈毅送饭沏茶、传送情报的故事;常听外公讲他在金坛朱林、西岗、薛埠街上多次被日伪军拦截、盘问、毒打的故事;学生时代常读、常看抗战图书和抗战电影,激发了我对中华民族的爱,对侵华日军的恨,于是对我们的抗战老兵也就更加敬重,他们的一生凝聚荣耀与艰辛,他们从未去刻意书写历史,他们还活着,这本身就是历史。
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为了历史、为了民族、为了下一代、为了中国梦,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有责任和义务为抗战老兵们留下最后的影像记忆。
转眼间,抗战的硝烟离我们远去。当年跟随陈毅、粟裕在苏南茅山参加革命的5000多名江苏金坛籍抗战老兵大多已不在,健在的如今也已是满头华发,风烛残年。他们不怕死亡,但怕被遗忘,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牺牲,值得中华儿女永远牢记,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们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抢救凝固历史,致敬非凡人生,刻不容缓,时不我待。2014年4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着手对本土和外籍在金坛离退休的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支前民兵,进行调查摸底,查阅档案,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订采访计划,利用工余时间和节假日到农村、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等地,逐一对抗战老兵进行摄影寻访,用真情去接触老兵、了解老兵、认识老兵,用镜头记录他们的生活底色,动人的细节和生命存在的质感,从老兵身上留住历史的记忆。
一年多来,记录70位抗战老兵的状态和生活品质,是我采访的本质,也是我摄影的灵魂所在。采用黑白影像呈现,是我的艺术情结,尤其是拍摄抗战老兵的环境肖像,黑白影像更能表现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更能表现抗战老兵的内在力量和伟大。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金坛区委宣传部、人武部、双拥办、文联将于8月26日上午9:30,在金坛博物馆举办我的《70·抗战老兵》摄影艺术作品集首发式。
王玉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