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常州新闻·要闻
 第A02版:常州新闻 要闻
 第A03版:社会现场
 第A04版:常州新闻 综合
 第A06版:中国新闻·国内
 第A07版:财经·科海导航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健 康
 第B02版:健康风采
 第B03版:文笔塔 赏鉴
 第B04版:运动·休闲
 第B05版:常州影像
 第B06版:娱乐新闻
 第B07版:健康沙龙
 第B08版:健康生活
第B05版:常州影像  
    标题目录
我们结婚啦!
常州日报 数字报纸
常州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2
2015年10月27日
落轿、牵红绸、跨米袋、跨马鞍、跨火盆、三拜礼、挑盖头……
中国中车戚墅堰所15对新人集体告别单身——

我们结婚啦!
徐浩云 张划 唐秋冰 张海韵 摄影报道

  年轻的新郎,美滋滋地掀起他们梦寐以求的红盖头。

  徐威、尹玲玲手捧高速列车模型,喜上眉梢。

  新郎张博牵着新娘王欣跨米袋。

  工会为新人们准备了元宵,张青翔和胡淑婷小两口大秀恩爱。

  新郎张青翔、新娘胡淑婷互相收集下头发,存放在一起,完成今生的结发礼。

  一颗大大的“心”,承载了新人说不尽的甜蜜爱情。

  高坤峰和赵莹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他们是中车人。

  10月24日上午9点09分,随着一声“迎-亲-咯”的高喊声,轿夫们抬着载有15对新人的花轿,依次从中国中车戚墅堰所行政大厅款款走入喜堂。

  在“大红媒”的引导下,落轿、牵红绸、跨米袋、跨马鞍、跨火盆、三拜礼、挑盖头、结发礼……身着传统中式婚服的新郎、新娘按照传统文化的婚礼习俗,完成了告别单身的婚礼。中国中车戚墅堰所执行董事王洪年为15对新人证婚,并给新人们各赠送了一列CRH380A高速动车组车模,祝福他们新婚快乐、幸福美满。

  在大家的见证下,15对新人一起许下了甜蜜誓言。

  这是中国中车戚墅堰所“爱在中车 缘定戚所”的集体婚礼现场。

  吉林长春的吴岩超和江苏淮安的朱银锁是靠“磨”擦出火花的。同在汽车零部件车间,小吴是安全员,小朱负责清洁生产,车间里清洁生产的事比较繁杂,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为了赢得姑娘的芳心,小伙子经常放弃休息陪着女孩加班,乐此不疲当助手。朱银锁腼腆地说:“看到他一次次陪我加班,还帮我做事,就觉得这人还好。记得那天是2012年9月20日,加完班,刚走出车间,他就向我表白了,我当时就答应了。”

  同是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张永升和李艳红,小张是来自辽宁的本科生,学的是机械制造,而山东的小李是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技术专业上,小李虽比小张略胜一筹,可小张是管理岗位,管理与技术时常会发生“碰撞”,对问题的看法与侧重点有所不同,两个人就是在这“互补”中产生爱情的。张永升谦逊地说:“她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比较粗豪,她很注意细节,每每加班,她总是帮我到食堂多打一份晚饭,让我很感动。”

  同是西安长安大学的王宏和常静,尽管两个人在大学里就谈恋爱了,可双方父母却不同意。老家在宁夏的王宏硬是把西安的常静追到了常州,又凭着搞销售的“三寸不烂之舌”,软磨硬泡直到去年才把老丈人搞定,王宏笑着说:“背井离乡不容易。但常州这地方好呀,房价、环境都比我们老家强,父母实在没办法才同意了我俩的婚事。”

  这15对新人,有来自车间一线的基层职工,有来自技术研发中心的科技人员,还有奋战在精益管理战线上的青年,他们虽有着各自不同的恋爱故事,但在今天共同收获着集体婚礼带来的这份幸福。

  据了解,戚研所每年都要从全国各地高校招聘100多名大学生,来充实各个技术岗位,培育技术人才和企业后备干部。举办这场低碳、环保、高尚、雅洁的集体婚礼,是戚墅堰所今年提出的为员工承办的“十件大事”之一,既为青年员工节省办婚礼的时间和成本,又在喜庆中式婚礼中传递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营造了一个和谐的企业“家文化”氛围,让员工有着“家”的感觉。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