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天宁区郑陆镇的润和花木公司的大棚,犹如进入了“多肉王国”,熊童子、茜之塔、生石花、玉露……好听的名字配上莲花、宝塔等造型,奇特的形状、丰富的色彩,或呆萌、或敦厚,这些有着丰富色彩的多肉植物凝聚了陈彬和他家人的心血。
今年25岁的陈彬是四川人,2013年从扬州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后,在学校校园活动中,了解到地处大凉山的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缺少教师,放弃了考研和就业,毅然来到大山深处,义务支教一年。
由于父母在常州承包土地种植传统苗木, 2014年8月支教结束后,小陈来到常州帮助父母打理苗圃。在这期间,他偶然了解到“多肉植物”备受都市青年追崇,种植前景非常看好。在父母的支持下,投入了100万元,搭建了1200多平方米的大棚,种植了姬玉露、生石花、花月夜、黑法师等200多个品种多肉,成为一名大学生农民,在农村的田野上编织自己的创业梦想。
虽说多肉植物比一般的植物容易养活,但一开始时陈彬还是走了不少弯路。“一开始,我买了三四十类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一共2000多株。”陈彬说,“由于是新手,对多肉植物的习性把握不好,造成植物的品相不好。这种观赏类植物,模样不好看怎么会有市场?”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慢慢摸清了多肉植物的习性,有了自己的一套“种植经”。不同的“多肉”,身价大不同。从几块钱的普货,到数千元的贵货,“肉肉”的身价差可达千倍。目前市面上的普通多肉十几元、数十元的居多。而好的品种,单株身价可达数千元。有些多肉身价按厘米算,有些按品种珍稀性算,有些则按其年龄来算。由于多肉属于较为偏科的外来物种,一些品种还往往“一肉难求”。小陈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研制多肉培育土,尝试自己培育,不断更新换代新品种,深受多肉植物爱好者和入门者的喜爱,培育的多肉植物线上线下销售得都不错。
“别看多肉植物的汁多,但不喜水,如果浇水过量很快就会死掉。多肉很特别,‘叶插’是这种植物的繁殖方式之一,也就是说,一片叶子就可以衍生出一个生命。记得第一次掰下叶片尝试培育多肉时,等待虽然漫长,却很有趣,仿佛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 说起多肉植物的独特魅力,小陈很兴奋。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多肉植物,小小的多肉植物也走进了更多百姓人家。“常见多肉植物的价格在几十元到一百元不等,我也在淘宝上‘试水’,已经卖出了一两百盆,市场反映很好。”陈彬说,现在虽然是冬季,但是仍忙得不可开交,争取繁育更大的量以应对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