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本月15日获悉,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自今年3月运行以来,通过其中的市容环卫责任制系统大数据,发现各类市容环境问题1200余个,商家自行处置率超过80%,实现了从“不扫门前雪”到“自扫门前雪”的转变。
由此,违规违章等问题的发现总量下降一半,市容市貌显著改善。
我市开发的市容环卫责任制信息系统,采取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可对店外经营、乱堆乱放、暴露垃圾等8类城市管理顽疾进行自动识别、发现和报警。从而,实现摄像头代替城管队员巡查,发生的问题可在几分钟内被以短信方式推送给商家予以整改,处置结果也能被及时反馈。目前,该系统已接入11条道路,安装了43个摄像头,参与商户达708家。
据了解,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一期于2020年建成,由驾驶舱、数据舱、工具舱、试验舱四部分组成,建成多级联动、综合评价、市容环卫责任制管理、敞开式公园标准化管理、舆情、城市综合体检评价等多个业务系统。数据分析模块包括高发问题分析、首次违规点分析、重复违规趋势分析、商家多维分析、运行统计分析等,管理者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辅助管理决策。
市城管局市容管理处处长沈家文介绍,管理人员利用首次违规分析结果,可采取上门温馨告知等事先预防措施,不断增强商家自觉意识;根据高发问题、重复违规分析结果,结合系统中巡查管理模块,可合理安排巡查力量,制订个性化巡查方案,实现“定人、定时、定点、定向”四定重点盯防,避免了以往固定路线巡查带来的“人在往前走,问题身后现”现象,有效提高市容环卫责任制管理效率,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据悉,该平台二期将于今年底建成。二期将着力打造城管云脑,建设城市感知智能传感、城市家具政企监管、城市客厅公众参与、城市大脑分析评价四大中心,逐步实现城市管理“一网通管”。
朱晓霞 周娟 秋冰 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