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封面
 第A02版:图片
 第A03版:城事
 第A04版:美丽常州·生态绿城篇
 第A05版:美丽常州·生态绿城篇
 第A06版:城事民声
 第A07版:城事·社会
 第A08版:国内·关注
 第A09版:国际·揽要
 第A10版:国际·综合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周刊
 第A13版:财富周刊
 第A14版:财富周刊
 第A15版:财富周刊
 第A16版:财周刊
 第B01版:文娱圈
 第B02版:文娱圈·影视
 第B03版:文娱圈·视听
 第B04版:竞技场
 第B05版:体育·综合
 第B06版:缘分天空
 第B08版:毗陵驿·美文
第A02版:图片  
    标题目录
这位环卫工
跟街坊很熟络
常州日报 数字报纸
常州晚报国内统一刊号:CN32-0103
下一篇4  
2014年9月22日

这位环卫工
跟街坊很熟络


  康丽敏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一颗平常的心,默默做着“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平凡工作。

  遇到天热,有的小店老板还请她进店里,倒杯水给她喝。

  康丽敏正站在街头,熟练而又专注地打扫着卫生。

  康丽敏除了一天工作外,还要照顾脑梗的丈夫吃喝拉撒。

  康丽敏在翠竹大道工作时,许多店主都走出来和她打招呼。

  每天凌晨3点起床,4点到岗,晚上9点下班,期间,回家几次照顾脑梗的丈夫吃喝拉撒……这就是翠竹大道49岁的环卫工康丽敏一天的生活。365天,天天如此。翠竹北区许多业主、翠竹大道许多商家都认识康丽敏,一家外贸服装店的老板娘说:“康大姐干活勤快,工作认真,是我们这里的‘明星’环卫工。”

  9月20日下午4点30分,记者来到翠竹北区172幢附近的车库内,看到康丽敏正在为丈夫准备晚餐:烧饼和馒头。车库门卫室只有几个平方,显得十分拥挤,除了一个小电视机和旧空调,再没其他像样的家具。

  “我晚上9点才到家,所以得帮他准备点干粮。不过,他很好对付,烧饼馒头就行。”康丽敏说,她和丈夫都来自安徽阜阳,丈夫1992年就来到常州,2004年自己跟了过来,都在丰盈保洁从事环卫工作。2010年丈夫突发脑梗,从此便失去了劳动能力。

  记者了解到,康丽敏每天3点起床,4点到翠竹大道,6点回来服侍丈夫洗漱和吃早饭。7点多钟,又回去上班,直到中午。中午小睡一会儿,又回到岗位上,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下午,回家一次照顾丈夫。“别人5点下班,老贺(康丈夫)的医药费每个月要五百多元,我得加一些班,多拿点工资。”康丽敏说。记者得知,康丽敏口中的加一些班是全年无休,过年也只是和丈夫在车库吃一顿简单的年夜饭。

  夫妻俩看车库,每个月有400元的收入,扣除水电费,也剩不下太多。“车库离干活的地方近,还可以省下房租。”康丽敏说,这样有情况能随时赶回家,“比如,他要解手,我接到电话,几分钟就能赶回去。” 

  下午5点,康丽敏穿上工作服出门。看到记者拍照,路过的邻居贾奶奶说,“小康不容易啊,一个人照顾丈夫,每天还要扫街,从早到晚。”另外两名邻居也夸奖起来:“车库10点半关门,业主凌晨回来,她也会起床开门,没有牢骚。”“车库周边永远最干净,她经常打扫的。”“她还帮我们代收快递。”……

  来到翠竹大道,康丽敏沿街开始捡垃圾,一个烟头、一张废纸也不放过。经过路边的店铺时,许多店主都走出来和她打招呼,有的还把她让进店里,倒了杯水。“有她在,店门口一直很干净。”“康大姐干活勤快、任劳任怨。”和翠竹北区的邻居一样,店主们也是夸个不停。  

  “如果垃圾少,扫一个来回只要半小时,垃圾多,就得一个小时。”康丽敏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不随地乱扔东西,这样,她就可以稍稍轻松一点。

  汪磊 文 朱臻 摄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