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3点起床,4点到岗,晚上9点下班,期间,回家几次照顾脑梗的丈夫吃喝拉撒……这就是翠竹大道49岁的环卫工康丽敏一天的生活。365天,天天如此。翠竹北区许多业主、翠竹大道许多商家都认识康丽敏,一家外贸服装店的老板娘说:“康大姐干活勤快,工作认真,是我们这里的‘明星’环卫工。”
9月20日下午4点30分,记者来到翠竹北区172幢附近的车库内,看到康丽敏正在为丈夫准备晚餐:烧饼和馒头。车库门卫室只有几个平方,显得十分拥挤,除了一个小电视机和旧空调,再没其他像样的家具。
“我晚上9点才到家,所以得帮他准备点干粮。不过,他很好对付,烧饼馒头就行。”康丽敏说,她和丈夫都来自安徽阜阳,丈夫1992年就来到常州,2004年自己跟了过来,都在丰盈保洁从事环卫工作。2010年丈夫突发脑梗,从此便失去了劳动能力。
记者了解到,康丽敏每天3点起床,4点到翠竹大道,6点回来服侍丈夫洗漱和吃早饭。7点多钟,又回去上班,直到中午。中午小睡一会儿,又回到岗位上,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下午,回家一次照顾丈夫。“别人5点下班,老贺(康丈夫)的医药费每个月要五百多元,我得加一些班,多拿点工资。”康丽敏说。记者得知,康丽敏口中的加一些班是全年无休,过年也只是和丈夫在车库吃一顿简单的年夜饭。
夫妻俩看车库,每个月有400元的收入,扣除水电费,也剩不下太多。“车库离干活的地方近,还可以省下房租。”康丽敏说,这样有情况能随时赶回家,“比如,他要解手,我接到电话,几分钟就能赶回去。”
下午5点,康丽敏穿上工作服出门。看到记者拍照,路过的邻居贾奶奶说,“小康不容易啊,一个人照顾丈夫,每天还要扫街,从早到晚。”另外两名邻居也夸奖起来:“车库10点半关门,业主凌晨回来,她也会起床开门,没有牢骚。”“车库周边永远最干净,她经常打扫的。”“她还帮我们代收快递。”……
来到翠竹大道,康丽敏沿街开始捡垃圾,一个烟头、一张废纸也不放过。经过路边的店铺时,许多店主都走出来和她打招呼,有的还把她让进店里,倒了杯水。“有她在,店门口一直很干净。”“康大姐干活勤快、任劳任怨。”和翠竹北区的邻居一样,店主们也是夸个不停。
“如果垃圾少,扫一个来回只要半小时,垃圾多,就得一个小时。”康丽敏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不随地乱扔东西,这样,她就可以稍稍轻松一点。
汪磊 文 朱臻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