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封面
 第A02版:城事
 第A03版:城事
 第A05版:宜居城市·商圈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社会
 第A08版:城事·社会
 第A09版:城事报料
 第A10版:图片
 第A11版:证券·解盘
 第A12版:国内·揽要
 第A13版:国内·关注
 第A14版:国内·关注
 第A15版:国际·关注
 第A16版:国际·博览
 第B01版:文娱圈
 第B02版:文娱圈·影视
 第B03版:文娱圈·综合
 第B04版:体育·盯人
 第B05版:体育·视点
 第B06版:体育·对弈
 第B08版:毗陵驿·观点
 第C01版:游周刊
 第C02版:游周刊
 第C03版:游周刊
 第C04版:游周刊
 第C05版:游周刊
 第C06版:车周刊
 第C07版:车周刊
 第C08版:广告
第A10版:图片  
    标题目录
为了一天婚宴
常州日报 数字报纸
常州晚报国内统一刊号:CN32-0103
2014年10月28日

为了一天婚宴
他们要“挑战”120斤螃蟹

  满满一大盆120斤螃蟹,等待师傅们来剥蟹剔蟹肉。

  有人挤、有人掏,在这流水线上的师傅个个都是把好手。

  平均1斤螃蟹可以剔出3两肉。

  把蟹壳撬开,用金属片将蟹身里的蟹黄掏出。

  剥下来的蟹壳也不会浪费,直接用来吊汤。

  必备的剥蟹工具。

  

  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眼下正是吃螃蟹的时节。当螃蟹季遇上婚庆季,饭店里那些螃蟹菜就成了大热门,而这可忙坏了剔蟹肉的师傅们。

  蒸着吃、煮着吃、醉着吃,和着姜葱蒜爆炒或者做道时兴的咖喱蟹,螃蟹的吃法被从古至今的吃客们发掘得彻彻底底。但在常州,有一种做法的味道一定印在很多人的儿时记忆里——腻蟹糊。

  小时候,家里的大人常会把吃不了的螃蟹攒起来,用耳朵耙将蟹身子、蟹脚里的肉和蟹黄细细地一点一点剔出来,拿猪油过了热锅熬成蟹粉,装在小罐子里存起来。吃的时候,只消挖出一小勺,放些姜末加水一煮,末了将芫荽、大蒜、胡椒粉一撒或是再淋上些醋就是一碗喷香下饭的好羹。

  现在,各大饭店的师傅们也在面临这道菜的挑战。何跃松做厨师这行将近20年,在他服务的富都商贸饭店天香楼中餐厅,最近接单最多的便是蟹鱼菌菇宴和各色带蟹菜的婚宴,腻蟹糊则是菜单上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于是,每周两到三次的剥蟹剔蟹肉就成了何跃松和小伙伴们的必修功课。

  熟练的师傅1斤螃蟹可以剔出3两肉,记者采访时,何跃松他们正在面对120斤母蟹的剔肉工作,这是为周末近百桌的宴席所备。而这项工作他们需要从上午11点进行到下午4点。

  蟹糊看着简单,但在大厨们的眼里蟹身肉、蟹脚肉与蟹黄1∶1∶1的比例一点含糊不得。眼下还不是吃公蟹的最好时候,师傅们选的都是1.8~2两的母蟹。螃蟹事先煮好,剪蟹腿、剔蟹黄、剥蟹肉、擀蟹脚,这几道工序不能乱,这样才能保证每个部分的出肉都均匀清晰。剥下来的蟹壳也不会浪费,直接用来吊汤。

  “就算现在的工具越来越趁手了,但是这活干起来还是很麻烦,像这样大的量是经常的事情,做下来肯定眼花腰酸手痛的。”何跃松笑着说,旁人看着这些一大盆一大盆剥下来的蟹肉、蟹黄,可能口水都不知道在嘴里盘多久了,可他们这些成天面对的,已经“视蟹无睹”了。

  周洁 文 朱臻 摄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