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封面
 第A02版:城事 精要闻
 第A03版:城事 鲜知道
 第A04版:城事 新发布
 第A05版:城事 漫新闻
 第A06版:温暖常州 周末关爱
 第A07版:温暖常州 龙城志愿者
 第A08版:温暖常州 常州好人
 第A09版:城事 淘家乐
 第A10版:城事 新市井
 第A13版:城事 家门口
 第A14版:时事 今看点
 第A15版:时事 揽九州
 第A16版:时事 观天下
 第A17版:时事 热聚焦
 第A18版:证券 咨讯通
 第A19版:毗陵驿 连载
 第T01版:品质锋尚
 第T02版:生活
 第T04版:美食
 第T03版:乐活
 第A21版:毗陵驿·闲趣
 第A22版:竞技场 综合
 第A23版:文娱圈 影视
 第A24版:文娱圈 话题
第T02版:生活  
    标题目录
春暖花开,春茶开采
常州文艺空间
这家茶叶店
你可以自己动手做茶饼
常州日报 数字报纸
常州晚报国内统一刊号:CN32-0103
下一篇4  
2015年3月27日

春暖花开,春茶开采
金坛麓醇公司“青峰”获评全国七大好茶之一

  

  闪着光芒的茶树叶之间,有若干顶若隐若现的草帽,间或传来几声田园犬吠。金坛麓醇茶叶有限公司的200亩春茶又到了一年的采摘季。

  同行的全国茶叶界泰斗蒋俊云先生说,“公司的‘青峰’刚刚获评了全国七大好茶之一。喏,你今天可以来品品滋味。”

  解放初,金坛茅麓是省内最大的茶场。3月24日,这片连绵绿色的茶叶基地,正处于年度春茶交易高峰,23天的采摘维系着这些原产地茶农一年的生计。

  常州本地的大隆汇等大型商业流通企业,每年这个季节都会来采购新茶,“大批粉丝等着呢,每年都追明前新茶”。

  “可惜今年的天气不是太好,白天20度晚上6度,温差太大光照却不足。”金坛麓醇茶叶有限公司张兴荣边泡茶边说,“茶农就是靠天吃饭。茶叶都晚间生长的,温度太低叶子不长,开采以来都断断续续,上新也是断断续续。”

  走进张兴荣家的200亩茶园,一只田园犬安静跟随。交杯换盏的客人们,被茶叶的清香滤走浮尘之气。“一亩茶园只能产10斤茶叶,5个采茶女工一天摘下4斤鲜叶,也只能炒出来1斤茶。”听着价格昂贵的新茶背后,是茶农辛劳一年的收成。

  眼前的“青峰”,刚被评为全国七大好茶之一。祖辈生活在茅麓的张兴荣早在1990年初就使金坛“青峰”、“雀舌”获得农业部银质奖,“没有金奖的,银奖就最最了不得了。”

  在茅麓地区种茶卖茶的历来就是一个个家族在经营,销售是小舅子、旁边的茶园是姑父家的、连排的零售商店是叔叔和堂哥家。

  老茶客们自能品出手里这杯茶,来自舅舅家茶园还是叔叔家茶园。张兴荣做了一辈子茶,“就我知道,爷爷那会儿就做茶。我们必须会做茶,不然怎么称得上是茅麓人?”

  张兴荣家的田园犬带着我走向大片茶园,太阳细细碎碎洒在绿油油肥嘟嘟的茶树叶上,采茶女们的对话恰似山间鸟鸣,若有似无。

  时序轮转,茶山、茶人、茶叶又到了一个新的季节。

  盛栖 文摄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