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2版:本地医讯
2024年04月09日

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迈入精准新时代

从粗放外照射治疗到立体定向放疗

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是常州市及苏南地区高水平的肿瘤放射治疗专科,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级规范化住院医生培训协同基地、苏州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放射医学实验室协同研究单位、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训点、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基地、常州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2023年,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放疗科傅小龙教授团队合作成立了常州工作站,放疗技术及放疗病人的全程管理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放射治疗科开展常规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外,重点开展计算机指导下的高剂量率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技术、复杂病灶的容积弧形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早期肺癌或寡转移病灶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引导下的精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皮肤肿瘤的全身电子线照射治疗技术、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技术、全脑全脊髓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食管癌及小细胞肺癌的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技术、PET/CT指导下的精准靶区勾画技术、海马保护的全脑放射治疗技术。 目前科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管癌、肺癌放射敏感性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包括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分子影像预测体系指导下的个体化精准治疗研究、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的预后预测研究、食管癌放疗后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对预后的影响、SBRT联合免疫治疗促进铁死亡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生长的机制研究等相应课题及新技术项目。科室主持或参与常见恶性肿瘤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包括止痛/营养支持/无呕管理/放疗保健操/随访系统等)、肿瘤的药物临床试验、少见疾病的MDT讨论及综合治疗、肿瘤免疫放射治疗、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晚期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化疗等特色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本报通讯员 杜蘅

75岁的刘爷爷,每天都要到自己农田里转一转、看一看,有的时候还要翻一翻土,顺手拔一下草。他总是说:“种了一辈子的田,闲不下来啊!”

看着他矫健的身形、利落的步伐,谁能想到他是一个胃癌和肺癌患者呢?

2020年8月,刘爷爷突然出现胃部不适,还呕血,在当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最终被诊断为低分化腺癌。一个月后,他在外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了8次化疗。

2021年3月,刘爷爷辗转来到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接受后续治疗。医院为刘爷爷进行评估时,发现其胃部病情稳定,但是右肺上叶结节病灶与之前相比,有增大趋势,经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定为肺腺癌,且又是一个原发癌。由于刘爷爷刚刚经历过腹部大手术,不宜再次进行胸部手术,于是医院放射治疗科邀请医院多学科团队会诊后,决定为刘爷爷进行右上肺癌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靶向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我们评估病情后,认为刘爷爷不宜进行胸部手术,因此建议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来达到根治的目的。在向刘爷爷及家属解释之后,他们很是配合。目前,刘爷爷放疗结束了,肿块也已经消失,只需要定期来院复查。”医院放疗科主任卢绪菁说,“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技术,通过高能射线对≤5厘米的肿瘤进行照射,在病灶中心达到高剂量,周围区域剂量分布迅速下降,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具有单次剂量大、疗程短、疗效肯定、无创、不良反应轻微的特点。”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因为物理学及剂量学的优势,可以精准打击肿瘤,效果可与手术媲美。”卢绪菁介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特点是高能射线、单次、大剂量、高聚焦、高治疗精度照射,适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和早期肝癌,各种病理来源的寡转移瘤,如肺转移瘤、肝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也较低,高龄、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的患者也能耐受。但是,是不是适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还是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1899年,X线首次被使用并治愈了一位皮肤癌患者。1903年,近距离腔内放射治疗技术开始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在这之后,放射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放射治疗适应症也越来越广,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从近距离腔内放射治疗到外照射治疗,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到快速回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从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技术定位越来越精确,高剂量区的剂量分布更均匀,个体化治疗也越来越精确和安全。

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历经30余年的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紧跟前沿技术,不断精进医术,如今已迈入了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治疗实施和验证为一体的精准放射治疗新时代。

6岁女孩肚子痛,竟是卵巢肿瘤 踏青赏花,谨防过敏性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