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2版:本地医讯
2024年05月21日

高血压治疗应注意——

重视早期达标,减少远期风险

薛社亮 武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曾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日本川崎幸病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对心血管系统的介入治疗,特别是心脏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具有丰富经验。主持科研课题5项,参编论著2本,发表论文10篇,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项,并获得多项科研及教学表彰。

□本报通讯员 武医宣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积极重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尽早控制血压达标,从而减少远期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风险。

典型病例

家住孟河的赵先生2年前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体型微胖的他近几年曾多次体检发现血压偏高,在150/95mmHg左右,但由于没有感觉到任何身体不适,所以没有到医院就诊,没有服药,生活照旧。直到某个晚上,劳累一天的他突然感到头痛不适,自测血压达到220/120mmHg,约10几分钟后,他就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家人赶忙把他送到武进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在完善急诊头颅CT检查后,考虑是高血压急症导致的急性脑水肿。赵先生在被收入重症监护室(ICU)抢救治疗后苏醒,但是,过高的血压及应激反应导致他的心脏受到损伤,出现心肌坏死和心力衰竭,在后续治疗期间又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经过10多天的ICU和心内科住院治疗,赵先生终于恢复良好的生命体征顺利出院了。这次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经历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积极配合医生,定期到门诊复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经过半年多的治疗,他的心脏功能、各项生化指标都恢复到正常范围,这两年来一直维持着比较良好的体重和血压水平,工作和生活也比以前更有信心了。

专家提醒

生活中也有不少像赵先生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平时血压不太高”“身体没什么感觉”,没有予以足够重视,直到发生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按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诊断标准,2012—201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7.9%,估计患者人数约为2.45亿。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鼓励家庭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对于初次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就诊,由专科医师给予心血管风险分层,如果判定为高危和很高危,临床上要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所以,何时开始药物治疗并不是看“病人的感觉”,而是看“医生的评估”。当然,治疗不只是指药物治疗,还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八部曲”: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不吸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心理平衡,管理睡眠。对于高血压治疗,不仅要“知”,更要“行”,必须尽早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或者遵医嘱降至更低的目标值,以最终实现“防、控、治”三达标,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风险。

“愈”儿路上的温暖与光 寻常体检,揪出心梗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