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要闻
2024年06月11日

蜂巢能源:“串”出一条产业链

高岷摄

□本报记者 杨成武 通讯员 陈薇

以蜂巢能源为出发点,恩捷股份在7.6公里处,负极材料贝特瑞在8.2公里处,当升科技在9.2公里处,海目星激光在3公里处。将这些企业连点成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

“此外,我们下游还有整车厂理想汽车。”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王志坤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落户金坛以来,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大幅缩减了物流运输成本,同时也便于供应链灵活响应,这是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蜂巢能源2018年落户金坛,如今已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胡润全球独角兽排名第71位,成为新能源之都常州一张耀眼的产业名片。得益于领先“智造力”的强大产业链供应链基础,今年一季度,蜂巢能源的营收、装车量和毛利等核心指数均大幅提升。

以与理想汽车L7的合作产线为例,动力电池从浆料搅拌到涂布、辊压、模切、叠片、封装、焊接、注液、化成和CTP集成等流程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蜂巢能源品牌宣传部高级经理荆晓强介绍,公司成立之初就充分考虑车规级应用标准,在常州金坛率先建成行业领先的车规级AI智能工厂。

“在生产电池极片时,电解质涂布的均匀程度会影响电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厚度小于头发丝直径的隔膜在叠入电池时不能有任何褶皱。这些无法用肉眼检测,我们开发并在产线布满CCD(机器视觉)监测设备,搭载AI视觉检测功能,目前良品率超过96%,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荆晓强说。

在金坛蜂巢能源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智能设备由海目星激光提供,材料来自“正极龙头”当升科技,隔膜来自“隔膜一哥”恩捷股份。先进产能收获高质量订单,并形成规模优势,一块块动力电池从这里装车,“驶向”全世界。

连点成线,聚线成面。目前,金坛区以动力电池产业为核心,以蜂巢能源等“链主”企业为引领,已集聚产业链关键环节相关重点企业30余家,涵盖正极/负极材料、散热/电磁功能材料、隔膜、电芯、模组(PACK)、系统、壳体及功能辅件、BMS(电池管理系统)、制造装备、测试验证、电池材料回收等细分领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条,产业链完整度达97%,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对目前市场大热的固态电池,蜂巢能源也早有技术储备。半固态电池方面,蜂巢能源推出了果冻电池,能量密度、安全、快充等核心参数全面领先三元产品;全固态电池方面,蜂巢能源聚焦高能量密度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开发,其中电芯环节已具备20Ah全固态电芯制备能力,能量密度超380Wh/kg。

王志坤介绍,蜂巢能源已在全球申请专利超过7000项,其中海外申请超过500项。自主研发的无钴正极材料技术、超高速叠片工艺技术、短刀电池等核心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

随着海外大客户放量、PHEV优势扩大,依托先进产能的扎实基底,预计今年蜂巢能源规模效应会明显提升。

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湖畔奋进曲 文明美景一路相伴端午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