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2版:本地医讯
2024年06月11日

6旬男子患结肠癌肝转移

武进中医医院腹腔镜技术成功切除

周建刚 外二科(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讲师,曾在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及上海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修。擅长胃肠外科、肿瘤及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本报通讯员 曹艳 潘英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为开腹切除并行淋巴结清扫,具有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完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

三个月前,武进中医医院外二科(普外科)成功为一例乙状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全3D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肝转移灶切除术,术后仅留5个小孔和一个5cm切口,手术非常成功,患者已康复出院。

67岁的徐先生,平时身体良好,一个月来大便次数莫名增多,且不成形。遂来到武进中医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显示为进镜20cm至乙状结肠见肠腔狭窄,考虑有占位,病理活检提示高分化腺癌。建议进一步腹部CT检查,结果为肝左叶占位,考虑转移灶。普外科主任周刚剑结合检查报告,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晚期。

在临床上,结肠癌肝转移为肿瘤的远处转移,达到病理分期IV期,属于晚期肿瘤。但在多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中,研究发现肠癌肝转移的患者,有部分接受规范治疗后,五年的生存率可大大提高。结合徐先生病情,周刚剑组织科室团队进行反复讨论,充分评估病情,考虑虽然乙状结肠肿瘤位于下腹部,肝脏转移灶位于上腹部,常规需要另外再选择切口进行转移灶切除。其肿瘤转移灶位于肝脏边缘,利用腹腔镜观察范围大,操作者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活动的优势,能在不增加穿刺孔的情况下,一期切除转移灶。因此,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为期制定了个性化、微创化的手术方案——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肝转移灶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徐先生转血液肿瘤科进一步化疗。

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周刚剑介绍,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有15%—25%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可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结直肠癌肝转移虽属于肿瘤Ⅳ期,但经过外科积极手术切除,术后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和部分病人免疫治疗,5年生存期可达50%。

在临床上,结直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适或者腹胀,这也是很多人并不在意的原因。还有的患者因为出现便血症状而误以为是痔疮,结果耽误了治疗。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要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脂肪;戒烟限酒;多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可降低患肠癌的风险。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如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一旦患有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建议及时遵医嘱治疗,以免病情恶化而诱发肠癌。

一面时隔14年的锦旗 专业医生为同学们送眼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