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版:常州经开区
2024年07月01日

“大国工匠”张剑云:为“中国高铁”锻材

□记者 孙婕 通讯员 束婧雅 黄玉明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2024年拟入选培育对象名单,中车戚墅堰所材料工艺研发中心科研试制班长张剑云入选。

据悉,中华全国总工会于今年年初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提出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大国工匠培育期为两年,期满后,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为评价合格的入选对象颁发大国工匠证书。

深耕铸造,实现产业由灰转绿

1999年8月,张剑云从常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进入中车戚墅堰所熔炼班工作。

熔炼是中国高铁关键零部件铸造生产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也是条件最艰苦的工种之一。通宵达旦的生产节奏、“灰头土脸”的车间环境、动辄40℃以上的高温……“虽然铸造钢铁时温度高达1500℃,车间四处热浪滚滚,但每次破解难题的成就感总能让我想不起工作的辛苦。”张剑云开始思考——铸造产业如何能更加“健康”地走长远。

2019年,中车戚墅堰所着手建设低压金属型铸造车间,力求实现传统铸造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蜕变。张剑云主动报名成为项目团队一员,负责为工装工艺难点问题出谋划策。

升液管是低压铸造工艺中核心的工装,需要长期浸泡在高达700℃的铝液中,反复间隙式经受铝液充型冲刷。传统升液管或极易腐蚀、或容易断裂,需要频繁更换,不仅增加了采购成本,更可能影响铸件质量,造成产品报废。

“有没有办法能将传统钢制升液管和陶瓷升液管的优势结合起来呢?”张剑云带领团队进行了多次尝试,最终,他们从办公室用的复合陶瓷茶杯得到启发——“将耐火材料像这个杯子一样,搪瓷在钢制升液管内外壁,就能同时具备钢制升液管的高强度和陶瓷升液管的防腐蚀性。”

改进耐火材料、搪瓷、烧结……成功!升液管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3—5天,提升到30天左右,每年减少采购成本7万余元;气孔报废率下降11%,直接减少质量损失近28万元;危害元素含量降低25%,铸件延伸性能提升75%以上。

如今,走进低压金属型铸造车间,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闷热异常、四面灰墙的场景,而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机器和自动化的产线。中控系统实时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机器人自动下芯和取件,“一键浇注”……传统砂型铸造现场每天的工作量,在金属型铸造产线,用工数可减少一半。下线的铸件表面美观度更高,整体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型铸造产业正在中车戚墅堰所一展新局。

跨界起舞,啃下技术硬骨头

2020年,为响应轨道交通车辆新的发展需要,轻量化成为列车迭代的迫切诉求。如何突破现有技术壁垒,优化材料工艺,开发出高耐磨、抗疲劳、可回收、低成本的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是交给中车戚墅堰所的课题。

一年后,临危受命的张剑云接下了“新不可测”的“硬骨头”,打开了科研试制的大门。然而“黑斑缺陷”是板材熔炼试制中一直迈不过去的坎,拍的探伤片子堆满好几个文件柜。有人提出“黑斑”应该是一种氧化物,建议换一个工装试试。可据一线经验,张剑云判断,工装不是“黑斑”缺陷的根源,也许炉子才是问题的正解。可试制班没有现成的设备,外部供应商又担心打乱生产节奏、不愿配合,解决问题的进程再次受阻。

“有一台浇注镁合金的真空炉正闲置,铝基制动盘的板材是不是可以借用这个设备实现?”张剑云和工程师用2个星期完成了设备修复调试,他又带领团队做了配套工装和工艺改进,试制出的产品果然没有了“黑斑”。

试制的成功,让中车戚墅堰所顺利承接了《高强耐热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在轨道交通的应用》国家重点项目。张剑云还参与了《大功率低速船用活塞环铸件的开发》《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机车车辆用低成本高性能铸钢材料系列化研究》等关键项目的研究。

今年,张剑云主动揭榜挂帅,带领科研试制团队深入高强度耐低温风电铸件材料、汽车涡轮增压器锰氮钢材料等“无人区”,开启新一轮奋斗。

匠心传承,以大师引领未来大师

作为江苏省和中国中车产改双试点单位,中车戚墅堰所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经过答辩等流程,张剑云顺利跨界为企业首批“双师型”人才。后又成功通过铸造高级工程师的评定,将“双师型”的路越走越宽。

虚长几岁的张剑云在工作室成员毛恒杰眼中可以用“表率”总结。比如之前升液管项目,按照技术需求,张剑云只需探得最终铝液温度结果即可,但他依旧在中途探测液体升温程度,确保全过程稳定。这样的工作作风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毛恒杰,他也养成产线数据记录的习惯,摸索出流涂这一工艺的最优方式。在张剑云的带领下,毛恒杰有的放矢钻研课题,如今他已经成为企业高潜后备人才库的一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自己,尽快加入到企业工匠后备人才库。可塑之才是铸造工序的稀缺资源,经过四五年锻炼,去年“90后”员工左文东就因此加入了张剑云技能大师工作室,至此形成了“70后—80后—90后”的传承梯队。

在一年又一年的时间里,张剑云带领团队完成难题攻关项目18项,多个项目分获常州市职工十大发明专利、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五小”设计奖等荣誉,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在难题攻关过程中,工作室成员中3人成为“双师型”人才,4人获“全国铸造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评“中车技能专家”,1人获评“常州市企业首席技师”。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而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和坚实基础。“新的时代,大有可为,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张剑云说。

故障率减少95%以上 “经开造”氢能源机车首度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