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文笔塔 记忆
2024年08月04日

往事钩沉 / 陈文

八廿中学

金坛曾经有过一所学校名叫八廿中学。时过境迁,这所流淌着红色革命血脉的学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暂而鲜为人知。

1945年,日寇宣布投降后,新四军于8月20日从鬼子魔爪中解放了金坛,解放了直溪。中共苏皖区党委江南茅山行署决定创建一所学校,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一批人才。

直溪是金坛的重镇,地处茅山东麓,与建昌水网区域毗连,抗战时期是新四军活动频繁地带,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决定在直溪创办八廿中学。新四军茅东县县长蒋铁如受命负责学校的筹建。

为什么叫八廿中学?据知情人说,“八廿”有两层意思:八廿是八月二十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直溪人民从日伪统治下获得新生的日子;另一层含义是,“八廿”两字拼起来正好是“共”字,意味着这所新型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创办的。

为了快速建校开学,八廿中学选址在原金坛直溪小学附近的金城中学二分校。金城分校处于停办状态,八廿中学依托此校舍开始招生。为了满足青少年的学习需求,撒播更多革命火种,招生人数超出预期,校舍十分紧缺,学生宿舍分散在大神庙、巫家庙、望华楼等处。

在新四军和茅东县委的通力配合下,1945年9月,八廿中学如期开学。校长由新四军茅东县县长蒋铁如兼任,教导主任王浩是丹阳延陵人。学校开设了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速成师等七八个班级,共有300多名学生。中学部、师范部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还有一部分新四军干部子弟和烈军属子女。教职工的待遇微薄,分供给制和薪给制两种。学校教师有20余人,新四军干部及政工人员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多数是江西、湖南人,当地经过招考聘任了一部分教师。

学校为半学制,半耕半读。办学宗旨很明确,用革命精神教育莘莘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学校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学校没有现成的教材,就发动教师自己编写。当时负责教材工作的许国良回忆说:“由于刻印任务繁重,经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政治课由新四军干部兼任或由新四军政工人员讲革命道理,宣传革命形势,学习社会发展史和毛主席等革命领导人的讲话和著作。音乐课主要教唱老解放区流行的革命歌曲,如《新四军军歌》《你是灯塔》《蒋介石是个大流氓》等等。教学形式除分班上课外,有听报告、朗诵比赛。根据当年八廿中学的学生毛承源回忆,在一次题为“三头”(石头、拳头、人头)的演讲比赛中,王慎章同学获得了奖励。在社会活动方面,学校创办了《茅东》诗刊,还到街道、村庄宣传革命形势,号召老百姓积极行动起来,反封建,破除迷信等。何锡毛回忆当时学校生活情境时说:“我们住在巫家庙、大神庙的学生曾自发地毁坏掉一些泥菩萨,住在望华楼的学生晚上起来捉狐狸,消除了宿舍闹鬼的传闻。”

八廿中学为了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巫家庙附近开荒种地几十亩。上午学生在学校上课,下午教师带领学生劳动。

遗憾的是,八廿中学从创办到停办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抗战胜利后,根据国共谈判制定的《双十协定》,新四军必须北撤,学校只能随之迁移。据当年学生回忆,北撤前三天,蒋铁如校长就关照学生说:“这几天要进行革命行动,你们要学会打背包,随时准备转移。”原八廿中学学生蒋树楚说:“大军北撤时,我就随北撤的部队参加了茅东警卫团,后改为文工团,又叫政治团,共有22人,队长是湖南人,大学生,和我一起去的。”

学校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在金坛直溪、建昌区域影响很大,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点燃了革命的火花,很多学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有的老师和学生参加了解放战争,有的到金坛县中、丹徒做老师,有的到南京、镇江等地工作。1965年4月,蒋铁如写了一首怀念诗《给当年八廿中学教师》,其中有这样四句:“八廿当年集众贤,弦歌高唱响出天。问月哪得如斯好,青山齐呼旗帜鲜。”

(根据蔡宝华、丁建福提供的材料整理)

没有上一篇了... ... “瞿秋白是我革命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