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文笔塔 记忆
2024年08月11日

寄 亲

江南旧闻 /

在中国,曾经普遍流行过一种传统,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大人和孩子之间缔结成父母子女的亲属关系。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关系,在北方地区,通常称为干亲,干爹干娘,对应的是干儿子、干女儿。在江南地区,通常称为寄亲,寄爹寄娘,对应的是寄儿子、寄女女。文字表达也通常称为义父义母和义子义女。

旧戏文里常有“螟蛉义子”一说。这个说法,典出《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生物学知识不足,以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一如我们今天所知,蜾蠃是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而已。但因为惯性,我们一些传统戏曲里,至今仍然将错就错,说着螟蛉义子。

寄亲在过去的江南乡村很常见。我父亲是独子,祖父母年轻时农忙之余,跟着唱滩簧(锡剧的前身)跑龙套,在附近村里认了不少寄女女和寄儿子。这些寄女女、寄儿子,大部分一直与我家保持着比较亲近的关系,逢年过节,会像亲戚一般走动。在我小时候跟着祖父母走亲戚时,到所谓“八八”(姑姑的方言音)“伯伯”家去,除了两位有血缘关系的堂姑,都是祖父母当年认的寄亲。其中来往最频密的,是我们邻村嫁到武进庙桥的许渡桥的姑姑,小时候庙桥三月半节场和过年,我跟着祖母去过她家很多次。姑姑过年回娘家,姑父在老丈人家吃完年昼饭,必到我家跟我祖父和我母亲喝酒,从下午一直到晚上。祖父母的这些寄子女,没有经过正式的仪式,当年都是随口认的,长辈也认了,就成了。我家和这些祖父母的寄子女往来,一直保持到祖父母的寄子女也不在人世了。真正的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我父亲也认了一个寄爹,是前黄北水车桥的葛寿相老先生,他是苏北人,是个箍桶匠。与我祖父母和他们寄子女随口认那种关系不同,父亲是正式认了寄爹的。我小时也跟着祖母到他们家吃年昼饭。寄公公过生日,父亲挑着寿面带着我们去祝过寿。按理,过去地域歧视很重,父亲何以会认了一个苏北来此落户的箍桶匠为寄爹,很惭愧,我忘了问父亲。我家的水桶、父亲打鱼的脚盆,都是寄公公打的;我小时候第一次在镇上饭店里吃馄饨,也是寄公公请我吃的。我在《箍桶匠》一文中曾有写。直到今天,父母和寄公公在前黄的儿子遇到,都很热情客气。

我父母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也正式认了邻村两个女孩为寄女女,也一直保持着像亲戚一样的关系。甚至,托这样的关系,我到北京我那大寄妹子的姨家,阿姨也是把我当亲戚一样;父亲那另一个寄女的父母,在南京工作生活,也是一样把我当自家亲戚,1988年夏天,我到南京找工作,就住在他家。我在北京工作后,每年除夕吃完年夜饭,我和弟弟都会去大寄妹家,看看她父母(寄妹后来移民美国了),一直到近几年。我家最后搬迁时,已经先行搬走的我寄妹的父亲,特意骑着三轮车来我家看望我父母。

当然不只是走动,家里有其他事,以及农忙季节相互帮衬,寄亲之间,也都是义不容辞的。

这就是乡村传统时代典型的寄亲关系,不只是我家,我在乡村生活中观察到的寄亲关系,多是类似的,朴素的,胜似血亲。

传统社会认寄亲,通常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保育,为孩子健康成长认的寄亲。这种情况通常是小孩体弱多病,或者算命的说命里犯冲,需要找人改命克冲,于是有了认寄爹寄娘一事。二是自己无子女,或子嗣偏少,或只有儿子或女儿,心犹不足,也会认寄子女。比如我祖父母是因为只有一个儿子,才认了这么多寄子女;我父母是因为没有女儿,才认了两个寄女。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辈的投缘,聊得来,一高兴,认了一方的孩子为寄子女。我父母认的第二个寄女,更多就是因为我父母跟寄女的父亲、爷爷都熟悉。结成寄亲的父母一辈,通常称亲家,跟儿女亲家的称呼一样。

认寄亲,其实得有仪式。旧俗,寄亲在孩子16岁前要张节,逢年过节,孩子的亲生父母要备好礼物,带着孩子去探望寄爹寄娘,寄爹寄娘也得备上钱物给寄子女。孩子长大成人成家后,这种礼节仍然维持着,通常是孩子自己去了。赶上家里办喜事请客吃饭,寄亲排位很高。

故乡旧俗,认寄亲得有鯚鱼,也即鳜鱼,当年都是野生的,很少,很名贵。鯚寄同音,讨口彩。旧时每年除夕夜,若寄子女不能到寄爹寄娘家吃年夜饭,寄爹寄娘要烧好一条鯚鱼,给寄子女送去。

传统社会,生产力低下,相信人多力量大,人多有靠。这是寄亲出现的经济社会基础。寄亲的本质,其实是传统社会的一种血亲之外的互助互利。最典型如史载后唐枭雄李克用,他有很多义子,他的义儿军是李克用麾下战力最强的部下。朱元璋也类似。

当然,寄亲干亲也有污名时,尤其关涉权贵利益。我所知道的,文学典籍里最有名的干亲关系,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吕布,本姓吕,先认丁原为父,后杀丁原,又认董卓为父,后又反了董卓,反复无常,不忠不孝,故谓“三姓家奴”。历史上最有名的干亲关系,就是安禄山认了杨贵妃为干娘,虽然胡儿戏谑谋深,倒也给干亲添了色彩。

我过去读《史记·项羽本纪》,里边有项羽被困,要烹刘父为羹,威吓刘邦退兵,刘邦回:“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看上去很接近寄亲关系,其实不然。结义兄弟关系形成的形同父子,与寄亲形成的兄弟关系不同,前者先有兄弟关系,后成父子关系;寄亲是先有父子关系,才有兄弟关系。

如今,认寄亲在故乡仍然存在,但已不如当年流行。城镇化、现代化,以及个体财富积累和知识水平提高,是传统意义上的认寄亲逐渐消退的原因。倒是在官场和娱乐圈,认干爹干娘的风气一直活跃,不过,却越来越污名化了。

没有上一篇了... ... 我与傅二石先生的一面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