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文笔塔 记忆
2024年08月11日

我与傅二石先生的一面之缘

心香一瓣 / 纪萍

▲2010年10月,傅二石先生(右)与殷南柱在黄山写生。

▲2016年11月傅二石先生(左)在画室与殷南柱探讨绘画技艺。

2024年3月26日,《金陵风骨 文脉传承——张文俊、傅二石、殷南柱师生中国画作品展》在常州博物馆开展,共展出作品45幅。此次画展是新金陵画派传承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画展。

殷南柱,江苏溧阳籍画家,少小时期受新金陵画派第一代代表人物钱松喦先生的启蒙,开始学习山水画;后得钱松嵒先生推荐,拜入新金陵画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张文俊先生门下,系统学习中国山水画。张文俊先生仙逝后,成为傅二石先生的最后一名入室弟子。

我应邀参加此次画展,有幸拜读张文俊、傅二石及其弟子殷南柱的山水画原作,在傅二石先生作品展柜前驻足良久,思绪拉回到15年前……

2009年夏日的一天,我与几个朋友在殷南柱画室品茶闲聊,得知殷南柱近期每天驱车往返常州和南京,到傅二石家学画,不由地跳出个念头:与其同往南京,零距离领略大家风采。但我欲言又止,我不是绘画圈内人士,大师级艺术家岂是想见就见的吗?但想见傅二石先生的念头一直缠绕着我。不日,我独自去了殷南柱画室,郑重其事地向他和盘托出我的奢望。殷南柱没作声,过一会儿说:“傅二石先生一般不见陌生人。”我执拗地说:“如果被拒之门外,我就在外面等你。”殷南柱点点头同意了。

烈日炎炎,知了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汇成了夏日的交响曲,2009年7月17日,殷南柱带上我直奔金陵古城。那天我特意穿了一件青花瓷图案即白底蓝花的棉麻连衣裙,朴素淡雅,尽量整出点文艺范来,带有仪式感地去拜见艺术大家,走近神圣美好的艺术世界。

殷南柱按下傅二石家门铃,我的心提了起来……门开了,傅二石先生就在眼前,他身穿白色汗背心,红光满面,头发微卷,天庭饱满,高大魁梧,第一感觉是一位温良慈祥的长者。殷南柱介绍说:“这是我的朋友纪萍。”先生一侧身,朗目疏眉地说:“进来吧!”啊,就这么简单,我窃喜。后来殷南柱告诉我,他提前跟先生介绍了我,先生说:“是作家啊,让她来吧!”

书房墙上挂着傅二石先生刚完成的一幅山水画作,他向殷南柱讲解自己的绘画心得。我在他俩背后找个角落坐下,不出声,生怕影响他们,安静地听着,似懂非懂。

先生指着画面中很小的一个红衣少女说:“添加人物,不用多,不要大,就这一点点,生活气息、时代感就有了!”我不由地站起身,悄悄走近,端详那幅画:远处奇峰刺云而出,直达天际;近处巨松多姿,雄浑刚健;深处幽静小道,迷雾中红衣少女媥媥而来……这不就是傅二石先生画作的典型风格吗?气势夺人的整体掌控,引人入胜的场景描绘和色彩渲染,既有其父亲傅抱石博大精深的气度,更有融汇中西绘画的独特气象。

殷南柱将自己的一幅山水画作挂于墙上,请先生点评。先生对学生的画作批评多于表扬,还亲自动笔改画,边施墨边讲解,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心得技艺。师生二人轻松愉快地讨论着,时不时听到先生爽朗的笑声。这笑声秉承了其父自然放达的性情,天性直率,诙谐幽默,是处困境不怨天尤人,历尽十年磨难而初心不泯的豁达,是成名后的谦和温良。先生的笑声深埋我心底。

大约两个课时过去了,师生坐下喝茶。我想着今天是以作家身份拜访先生的,作家不得用作品说话嘛,从包里拿出我的第一部《女检察官手记》递给先生:

“这是我写的一本小书。”

“写的啥呀?”先生和蔼地问。

“写的都是我办的案子,我的本职工作是检察官,写的是另一个世界,是社会阴暗面,但不是描绘阴暗面,是写人性。”

先生说:“写人性,那就好,正好明天我要坐两小时飞机,这本小书很适合在飞机上翻翻,看看另一个世界,呵呵!”他随手将书放入公文包里,我忐忑的心落了地。接着,意想不到的惊喜降临了。

先生在画桌上摊开一张三尺宣纸,说:“来,给你写几个字,你的书斋啥名啊?”我一时懵了,先生要为我题字吗?来之前能不能进门都是未知数,哪敢妄想请先生题字呢?再说了,我那十平米的小书房有啥书斋名啊,只得如实奉告:“我书房没名儿。”

先生说:“你叫啥名来着?”

“纪萍,纪晓岚的纪,萍水相逢的萍。”

“这名好,那就写‘纪萍书斋’吧。”

“嗯嗯嗯。”我只顾点头,收获意外的惊喜,脑子断片了,竟然连“谢谢”都没顾得上说。

只见先生大笔挥洒,劲骨丰肌的四个大字跃然纸上:“纪萍书斋”。我与殷南柱将题字挂上墙,回身就见先生又铺平一张宣纸:“来,小纪,再给你提个名言吧,你想写啥?”又一次意外惊喜,我一时没回应。先生说:“就写‘锲而不舍’吧,适合你这作家。”我还是“嗯嗯嗯”只顾点头,还是连“谢谢”都没顾得上说。

该告辞了,先生送我们到门口,一脸乐呵地说:“小纪,欢迎下次再来!”看着先生带些老顽童的笑脸,不由地想起这样的画面:幼时的傅二石,上街给父亲打酒,拎着装满酒水的瓶子匆匆回家,快到家了,突然停下脚步,瞅瞅四周没人,迅速打开酒瓶盖子,贪婪地偷喝了好几口,再盖上酒瓶盖,一抹嘴,小少年乐呵地笑了。

后来,先生题写的“锲而不舍”作为珍贵传家宝,挂在儿子儿媳新婚屋内。孙儿上学了,传家宝挂到了他的小书房。我与傅先生一面之缘后,萌生了学习绘画的冲动,疫情宅家期间终于拿起画笔,从素描学起,由绘画小白成为业余爱好者,专攻水彩画,像先生那样活泼泼地玩,乐呵呵地笑,让凡俗辛苦的人生如同美好的画卷自由铺展。我继续“锲而不舍”地写作,拜访先生之后的十多年间,我相继出版了3部法治文学作品,2021年,我的第四部《女检察官手记》出版发行,书中选刊了我的18幅画作。如果先生还在,一定带上这本书,再次登门拜访先生……

思绪回到现在时,展厅一角的触摸屏正在播放央视采访傅二石先生的专题片。屏幕上的先生神采奕奕,挥舞着手臂,侃侃而谈。因音量较低听不清,我俯下身去,还是听不清,再俯身,贴近屏幕上的先生,轻轻地说:“先生,您好,我是小纪!”瞬间眼眶热了……

寄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