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擅长青绿山水。尤其擅长使用青绿染法,既重视对古画的临摹,亦侧重对画材的精挑细选,这种技法在传统中国画中非常讲究,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对色彩的精准控制。在刘旭的青绿山水中,王希孟和赵伯驹的工整和重彩,赵孟頫的高逸和文徵明的文人意趣,张大千和谢稚柳的挥洒,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他们的影子。他在宋元明的经典中,找到了自己遥遥相契的笔墨佳趣,又在真山真水中,将这种“佳趣”尽情发挥,游刃有余。
刘旭生长在京城,自幼便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前贤名画,对古代山水画的结构、赋彩甚至材质都有深刻的领悟。正是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外在条件,造就了他对传统山水画的喜爱,尤其是对青绿山水迷之尤深。
他的青绿山水是从传统中一路走来,浸淫于名家翰墨,是在对前贤的传移模写中融入笔墨与绘画语言的变革。他并没有一味摹古而泥古,陷入古人中不能自已,而是借古开新,古为我用,以现代人独有的视角对古画进行深度解构,重新诠释,从而形成自己的绘画模式,完成自身的语言塑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技”与“道”的融合,使“技”渐臻“道”境。在这种境界中,刘旭构建了一个可居可游、雅俗共赏的青绿世界。在传统的临习中,“水墨”和“青绿”既具有此消彼长的对立性,又有相互交融的包容性。刘旭在水墨的基础上,植入了对色彩的精心布局。因水墨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不易随心所欲,但正因如此,反而容易带给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而精致的青绿则具有可控性,便可弥补水墨运用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刘旭将二者无缝衔接,或许正是其精到之处,也体现其驾驭笔墨的娴熟技巧。
刘旭既重视对古画的临摹,亦侧重对画材的精挑细选,比如对纸或绢新旧的甄别,对生宣和熟宣的拿捏,古旧的纸绢为青绿山水营造一种古雅的氛围,而宣纸的生熟则为笔墨操控提供便利。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青绿山水极易走向制作性和装饰性,看得出来,在绘制这些山水时,他试图在意境和语言方面力避流弊。他学习古人,也并不疏离写生。搜尽奇峰成画稿,将遍历佳山水之后的眼中之景融合到笔下,在摹古与写生中找到一个切合的着眼点,因而,其画面虽然工整,色彩雅妍,但却并不呆板,也无匠气,赋予了青绿山水以新的时代气息。如果说传统的青绿山水最易让人忽略其时代性的话,而刘旭的作品,则恰如其分地为我们呈现了当下的绘画语境,是在烦嚣的浮躁中找回的心灵之境。无论画面展示的艳丽的“形”,还是画外蕴含的“神”,无疑都具有这个时代鲜明的特征。
《青荣峻茂——刘旭中国画展》展出了他近年来创作的最具代表的近80幅作品。分为三个板块:信手拈来,清风徐来,古往今来。
信手拈来 刘旭收藏了很多民国和清代印刷精美的老信封儿,时光赋予了它们艺术性,刘旭又在空白处画了一些小画儿。方寸之间,寥寥数笔,真真可称之:信手拈来。
清风徐来 折扇与宫扇是文人墨客与宫廷女子手中玩物,但在文人刘旭手中,赋予了它别样的雅致,细腻的山水田园间是另一方天地,抬手间是不疾不徐的从容,连带着夏日的风都清雅了许多。
古往今来 传统中国画以不同的样式与面貌呈现在生活之间,除了架上绘画外,中国画也在呈现着它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古往今来这一板块呈现着手卷、画屏、中堂等诸多的丰富样态,营造了一种处处可游、处处文雅的生活意趣。
细察刘旭画面的设色建构亦有新出:画面以大的青绿色块取形造势,而青绿中多以石绿色彩为重,于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变化中,造就峰峦云岫叠翠,烟岚气脉贯通,得盎然生机。
刘旭深知“山之精采浮动,全藉于树”,不能忽略画面林木的视觉主体地位,多以墨线勾勒点画,重柯交越,掩映穿插,均与山体开合和色彩抑扬相应合,参差错落不繁乱,生气顿出。古人作山水,山石水文各求其变,惟树法程式可沿袭承传,刘旭画树虽博采各家成法,但以叶冠疏简为自法,优游中得新貌。画远景,淡染淡晕,呈轻烟远渚无涣散,对比中使青绿色彩更为突出。
刘旭画水,极少作大水面和长瀑流,多在坡脚交错、碎石幽涧之处留出有限空白,塑造狭阔有致的河道和蜿蜒谐趣之溪流,见气见眼,为画面色彩构成起到调整和提神的作用。他还运用大面积重墨以衬托石青石绿,稳重而跌宕,令色彩更为响亮。刘旭的山水画,见笔,见墨,见染,见色,赋色时不遗墨骨,墨以托色,色中润墨,融合为贵。
当然,从整体面貌上看,刘旭作品仍系现代山水,只是在设色上以现代绘画理念强化丰富性,本质上是借鉴古人的“青绿”语言来阐发自己对现代山水的理解,创建当代青绿山水的语言。这样,刘旭的青绿山水与传统样式必然不同。时下在青绿山水上探索的画家不多,可交流者更少,对于刘旭来说,难免有任重道远的艰苦。
刘旭之作具静雅秀爽品格。其心纯净,画面才干净,无涉污染。故,其画可游、可居,是“低碳世界”向往的去处。读他的画,最好也把世间污浊的东西清除掉,方看得真切。
(《青荣峻茂——刘旭中国画展》8月3日—18日在常州美术馆九楼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