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先生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近年来“东坡热”持续升温,相关纪录片、舞台剧、书画展不断推出。南京博物院历时3年精心策划的年度重磅大展,“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自“5·18”国际博物馆日晚7时开始,历时3个月,一票难约,倍受追捧,彰显了文化盛宴的非凡魅力。《常州日报》“文笔塔”副刊特别选取其中一些常州元素刊登,以供读者朋友学习回味——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是后世艺术创作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感谢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古代艺术部主任、东方艺术研究所所长、“无尽藏”策展人庞鸥先生提供图文资料)
治平帖
宋 苏轼
卷 纸本 行书
纵29.2厘米 横4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治平帖》是苏轼写的一封信札,只署月、日,而未署年。据学者考证,帖中“治平”是苏轼家乡四川眉山的一座庙宇,上款人史院主和徐大师为此院二僧。苏轼拜托二僧照管石头桥、堋头两处先祖坟茔,并表示自己“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苏轼当时还未陷入“乌台诗案”,尚未步入政治和人生的低谷——黄州之贬,故《治平帖》看起来心气平和,飘逸灵动。从书法看,此作用笔细腻,结字自然,肥瘦适中,浓淡相宜。正如赵孟頫题跋所云,此作“字画风流韵胜,难与暮年同论,情文勤至,犹可想见,故是世间墨宝”。王穉登认为苏轼书法出自王僧虔,而王僧虔的书法从晋人来。观苏轼《治平帖》,亦可见“二王”之洒脱飘逸,智永之秀拔细腻……一言以蔽之,融汇多家,有晋人遗韵。苏轼在以“二王”一脉法书为代表的书法经典上是下过很深功夫的。故苏轼在书法上所尚之“意”并非无“法”之“意”,而是在“法”中尚“意”。在其书法宣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中,“无法”只是为了突出“意造”,“烦推求”也只是为了强调“信手”,都是相对而言,既表现了苏轼的自谦,也表现了苏轼的自信。
《治平帖》卷首有苏东坡像,释东皋作像赞于后。札后依次为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题跋。赵孟頫以书风判定此作为“东坡早年真迹”,这毫无疑问。文徵明则以苏轼的早年行迹考证出此帖是熙宁时书,且书于熙宁三年庚戌(1070)八月十八日,所考有其精见之处。学界目前比较认可文徵明之考,但亦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认为该帖作于熙宁六年癸丑(1073)或熙宁九年丙辰(1076)的八月十八日,这个观点亦有见地。据三家题跋知,此帖原有二纸,赵孟頫都见过,而后失其一,故文徵明和王穉登均未见过佚失者。此卷曾经释九皋、张铨、张基德、宋荦、乾隆皇帝等人鉴藏,民国年间为古物陈列所“宝蕴楼”所藏,1947年随古物陈列所一起并入故宫博物院。
艳雪亭夜集图
清 王翚、杨晋
轴 纸本 墨笔
纵79.4厘米 横39.8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春正月,王翚、恽寿平、杨晋等人相聚在毗陵唐于光半园艳雪亭夜集。众人秉烛对酒,杨晋绘此图,继而王翚添丛篁、远山,恽寿平题诗补白,一同记录了诸好友赏梅饮酒雅集的场景。雅集自古便为文人士大夫所热衷。历史文献中记载了许多著名的雅集活动,如邺下之游、金谷园雅集、兰亭雅集、滕王阁雅集、香山雅集、西园雅集、玉山雅集等。这些雅集活动都不同程度推动了当时文艺的发展,更将雅集活动升华为人生境界和精神理想的寄托,使其成了后世文人的持久风尚和经常行为。而反映雅集题材的画作,从最初描绘雅集人物,逐步转化为表现活动场景,把人物置于自然山水、屋舍亭台之中,这种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画的发展轨迹。此回艳雪亭夜集,有两件乐事,一为踏雪寻梅,再为月夜赏梅,前者为历史悠久之韵事,后者亦别具雅趣。梅花被古人赋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圈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月夜踏雪寻梅,超凡脱俗,或可触及苏轼所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境界。
唐于光,唐宇昭长子,字子晋,即款识中提及的“晋老道翁”。唐氏家族是常州望族,亦是江南地区名声显赫的收藏大族。唐宇昭父子与王翚、恽寿平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频繁交流书画创作。杨晋系王翚入室弟子,是“虞山派”中的佼佼者。王翚中年笔墨清润雅宜,高妙超逸,杨晋得其形迹,故二人合绘浑然一体,难分师徒。题跋中提到的“子惠”为游于王时敏门下二十余年的琴师,精于音律。当时之境,或许真如恽寿平题识所言:“板桥枯柳草堂开,溪畔山童报客来。同坐寒烟松竹里,雪中煮酒看庭梅。春夜秉烛对酒,观乌目王山人制图,洒墨如风雨,时子惠弹三弦,清歌绕梁,令人惊魂动魄,如此胜会,他时念此不易得也。”《艳雪亭夜集图》是情、境、意、诗、书、画的融合。
锦石秋花图
清 恽寿平
轴 纸本 设色
纵 140.5 厘米 横 58.6 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何谓“没骨”?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得很清楚,就是不用墨笔勾勒轮廓,“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以此标准来看,恽寿平的“没骨花”应该是名副其实。“清六家”中五家画山水,仅恽寿平以没骨花跻身其中,足见其艺术成就之高,影响力之大。关于没骨花技法的创立,恽寿平曾经说过:“精求没骨,酌论古今,参之造化,以为损益。”既“师古人”,又借鉴参考同时期画家的画法,在“师造化”的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理解。虽然恽寿平常常念叨滕昌祐、黄筌、徐熙、赵昌等唐、五代、北宋时期的花鸟画名家,那不过是“言必古人”的绘画时代风格表现而已。其实恽寿平能见到这些古人真迹的可能性并不大,倒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唐寅,特别是陈淳、陆治、周之冕等写意花卉的作品易见能临,至于同时期王武、唐于光(唐炗)等人的画法,也对其有所启发。关于“师造化”,恽寿平并不强调机械的描摹与表现,而是注重对自然感受的表达,即通过具体的花草表现出观花看草时情绪上的感受,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也。
《锦石秋花图》是恽寿平五十岁时所作,为其成熟时期的作品。此图画法以没骨花为主,小写意相辅,设色艳丽而不华靡,醇厚而不滞腻,笔法与用色、墨法浑然一体。表现花、叶、湖石的技法多样,有小写意直接蘸色一笔写出的,有用色墨堆染出形状的,有淡破浓、浓破淡的破墨法的,有大片层层堆染与局部勾写相结合的,有依靠用笔时色彩由浓到淡、由湿到干自然衰减产生变化的,笔色相生,目不暇接。再加之多种色彩种类与色度的使用搭配得宜,花草湖石造型姿态优美,构图取势清晰明了,画面可谓形神兼备、绚烂自然。此图创作于夏末初秋时节,恽寿平面对盛放之花突发悲秋之思,故在画中题诗一首,诗中借对秋花冷艳的赞美,表达出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以及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图中的笔、色、墨、水、光、形、韵、神、意俱佳,无怪乎王翚夸赞恽寿平的画:“南田子拟议神明,真能得造化之意,近世无与敌者。”
刻露清秀图
清 恽寿平
轴 纸本 墨笔
纵90厘米 横43厘米
无锡博物院藏
创作此图时恽寿平三十一岁,其山水、竹石题材作品已经渐趋成熟,在这个阶段,恽寿平的作品呈现出三个风格特征:一是湿笔淡墨,二是笔速迅疾,三是笔法灵活。通常先用湿笔淡墨勾绘,随勾随皴,基本确定画面的景物、位置、轮廓等,再用稍浓的墨强调结构,继而用少量浓墨调整画面节奏,最后用苔点做结构与节奏的调整。恽寿平的写生造型能力强,故完全能够快速运笔、控笔,由于笔速迅疾,线条呈现出从湿到枯、由浓渐淡的变化。又加之灵活多变的笔法,中锋、侧锋,拖笔、折笔等互用,使得画面在中间灰调子里有了微妙且适度的丰富层次。反复快速用笔,水墨的变化,或飘忽柔曲,或肯定爽利线条的交错叠加,还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看似随意、实则可控的偶然性效果,于是乎,所谓的逸笔草草、漫不经心、自然而然、率意天真等风格特征都有所体现。此时恽寿平的作品逸态横生又生意盎然,还带着一些朴拙的天趣。我们可以看到,恽寿平的绘画风格特征是建立在对笔墨认知的基础之上,笔墨也是其艺术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
《刻露清秀图》的题识便是恽寿平对于笔墨的思考:“离笔墨无画,离天机无笔墨。当其兴至展颖,心忘于手,手忘于心,心腕相忘,神趣冥会。未臻斯境,莫得其解。”意思是:画的基本构成元素是运笔与用墨,那么什么是笔墨,或者说什么才是优质的笔墨?是有“天机”的笔墨。何谓“天机”?他自己曾经解释过:“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风流谓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笔墨中缺少韵与趣,则意味着笔墨的质量不高,则不能称之为笔精墨妙。绘画不是无序笔墨的堆砌,只有优质笔墨才能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丰富的艺术内涵。在兴之所至时下笔落墨,忘却创作意图,丢掉绘画技法,方能将情感、气韵与趣味相融合,把画面表现得神韵具足,意趣盎然,自然天成。唉!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是不能真正理解我话中意思的。那么如此优质笔墨绘就的作品是要达到怎样一种绘画格调呢?王翚在图中的题跋做了回答:“随笔写胸中逸气”,具有“一种幽深淡远之趣”。王翚毕竟是恽寿平的畏友兼知音,一语道破天机,追求“逸”是恽寿平绘画思想最关键之处,他自己说:“高逸一种,盖欲脱尽纵横习气,澹然天真,所谓无意为文乃佳,故以逸品置神品上。”通过对画中题跋的分析,再看《刻露清秀图》,虽然画中元素简单,然而笔墨意境无穷,更有清秀超逸之气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