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文笔塔 观点
2024年08月21日

常言道

常泰大桥架起新常态

老虎不哭

8月15日,随着最后一根碳纤维水平拉索架设完成,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碳纤维水平拉索架设顺利完成,全长10.03公里的常泰大桥将全面进入桥面铺施工,预计明年4月具备通车条件。从2019年1月正式开工至今,常州市民期盼多年的过江通道渐行渐近,再度引起了广泛热议。

作为发达沿江的城市之一,常州与长江的关联度似乎并不高。常州的江岸线很短,只有25.8公里,同时常州也是江苏沿江七大市中唯一没有过江大桥的城市。这一缺憾,在上世纪尚不明显,但本世纪以来日益突出,特别是严重影响了常州中轴崛起战略的实施,长江天堑成了常州向北挺进延伸的障碍和痛点。

不过,随着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常州向北的过江大桥得以实施。半年多后,常泰大桥就要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诸多想象将走进现实。除了大桥本身在设计、施工、材料、工艺等多方面将刷新纪录、展示实力外,更重要的是,跨越滚滚江水,隔江相望的龙城常州与凤城泰州,将真正携手共进、相互成就,共同成长、龙凤呈祥!

挺直中轴脊梁,桥湾建设加快。常州、泰州位于江浙中轴的中心位置,常泰大桥承载着跨越时空的使命与重任,大桥的建设除了减少两岸跨江出行的绕远距离,减轻江阴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的运行压力,优化国家过江通道布局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该桥,常州向北可以很快进入沿海通道联通北京,泰州向南很快汇入江宜高速通达杭州。腰不断的中轴,“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既能带动泰州等苏北城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也能促进常州等苏南城市服务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可以想见,未来的一段时间,常州北部、泰州南部,在“大桥经济”的带动下,桥湾等大桥周边区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对应江阴长江大桥推动靖江跨越式发展、杭州湾跨海大桥拉起宁波前湾新区,常泰大桥的桥湾地区及延伸段的建设可能兴盛、持续很久。

构筑人文高地,人员对流加快。过去因为交通阻隔,泰州、盐城等苏北城市的人口外流、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往往多偏向上海、苏州、无锡等地。随着常泰大桥的建成,今后常州居民过江去苏中、苏北,至少可节省半小时车程,很多年轻人可以演绎现代版的“双城记”,常州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泰州人夜游恐龙园然后回家睡觉的梦想也能成为现实。苏南和苏北不同的文化形态可能因为常泰大桥的建成得以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文商旅不同资源碰撞、叠加的优势不言而喻,文旅中轴崛起不是梦。以往长江的天然阻隔又影响了两地的人才流通,大桥建成后,随着两地落户限制的放宽、医保政策的创新,“常泰一家”“1+1>2”的效益将更加凸显。

促进产业互补,要素流通加快。常泰大桥的建成,不只是联通了常州与泰州两市,更是加速了苏南苏北对接,甚至是江南与江北产业的直接勾连。如常州传统的钢铁、化工、纺织等,新兴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信息技术、医疗器械、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泰兴有医药产业、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农产品精深等产业;盐城的汽车、纺织、钢铁、化工、机械加工等优势传统产业,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各区域的行业既有重合也有不同,大桥建成后,各方将更加突出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强强联合又行业互补,跨地合作、跨区合作、跨园合作等,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更大程度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将不断涌现。

交通之变,折射发展之变;发展之变,启迪观念之变。常泰大桥,承载着沉甸甸的期待,是常州打破发展瓶颈、重塑区位价值的关键一跃。但也要看到,“大桥经济”固然能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产业、资源、要素的流动、聚合与蝶变,但也会带来“虹吸效应”的挑战。是甘心做“经济通道”,还是沉心耕耘“通道经济”;是满足于“过路经济”,还是孜孜以求“落地经济”,考验的是一个地方的执政理念、发展思路。找准自身定位、放大比较优势,才能真正释放交通建设的“辐射效应”。相信,这座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串联苏南、浙北、皖南区域联动发展的“长三角交通枢纽”将慢慢崛起,江苏段八百里长江这一道世界级风景线将更加璀璨夺目。

没有上一篇了... ... 下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