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夏天,外出乘风凉的人越来越少了。夏天的晚上,呆在家里,吹着空调,喝着热茶,看电视或玩手机,真是惬意。
我小时候怕过夏天,只有到傍晚才能享受短暂的快乐。吃完晚饭,家家户户都会到家门口乘风凉,父亲总是早早地在门口把门板铺好,用凉水浇一浇周边的地面,然后人手一把芭蕉扇,或坐在自家门口,或去邻居家串门唠嗑。那时乘风凉活动很多,路灯下早给打牌的占领了,拉胡琴的、讲故事的、吹牛侃大山的,东一簇西一簇的,还有的辛苦了一天直接在门板上睡觉了。
我从小喜欢历史故事,所以哪里有讲故事的我就往哪里钻。我家隔壁吴家大妈最会讲故事,她是个戏迷,只要有空,她就会把自己看过的戏一一讲给我们听,“狸猫换太子”“董永与七仙女”“红楼梦”“追鱼”等等,我真的是百听不厌。一天晚上我正无聊地摇着芭蕉扇,一小学同学路过我家门口随口对我说:“今晚周家巷有露天电影。”我转身对着父母大喊一声“我去看电影啦”,就和小伙伴往周家巷(现在的建材新村处)走去。我记得那天看的电影是《烈火中永生》。又有一次,我正百无聊赖地躺在门板上,一阵阵敲锣打鼓声由远而近地往我家这边传来,赶紧跑去看热闹,只见二十几个男女青年组成的文艺宣传队边走边表演,我和几个小伙伴就一路跟着宣传队走到了钱家村。原来是钱家村大队(现锦绣菜场处)邀请宣传队来村里文艺演出的。他们先唱了几首革命歌曲,然后说相声、快板、三句半,最后还唱了几段现代京剧,演出一直到凌晨一点钟才结束。这么晚回家,自然是给父母亲教育一番。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家买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从此,我家门口成了乘风凉的主战场。一到晚上,父亲就叫我们一起把八仙桌抬到门外,然后把电视机摆在台子上,左邻右舍们就会搬着椅子围拢过来,有时路过的行人也被电视内容吸引着停下脚步。
今年的夏天,似乎比那时候的夏天闷热了很多,白天懒得出门的我,傍晚总想着到楼下活动一下手脚,这个时候,脑子里就会像放电影似地回忆小时候的一幕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