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文笔塔 文艺
2024年08月31日

季子故里 八邑名都

——常州建制变迁史略

从隋代开始,常州经济文化发展加快,在全国的重要位置凸显,成为江东望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晋陵郡改称常州,治所移到常熟县,常州由此得名,后常熟县改属苏州,常州治所移到晋陵。当时常州下属晋陵、无锡、义兴、江阴四县,永世县并入溧阳县,与延陵同属蒋州(9年后溧阳县改名为溧水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常州置郡,又改称常州为毗陵郡。大业十三年,延陵县金山府乡人自立县,属金山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高祖李渊登帝位,恢复隋开皇旧制,下令改郡为州。武德二年,沈法兴以毗陵为都,自称梁王,年号延康。武德三年,李子通败沈法兴据毗陵,吴王杜威又平李子通,改毗陵郡为常州,并以故兰陵地置武进县,属常州。同年,划溧水县东部为溧阳县,属扬州。唐太宗贞观八年(627年),并武进县于晋陵县。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复析晋陵县西北36乡重置武进县。时常州下辖晋陵、武进、无锡、义兴、江阴五县。至武后垂拱四年,因东南郡已有金山县,县境内茅山华阳洞内传说有“金坛百丈”,金山县更名为金坛县,属润州。建中元年(780年),浙江分东、西两道,常州属浙江西道。唐景福元年(892年)常州筑内子城,周围2里318步,高2丈1尺。

五代十国时,中原战乱,常州先后属杨吴、南唐。吴睿帝杨溥顺义三年—六年(923—926年),武进原在常州西北万绥的故城治所因战后残破而迁治于常州城。筑外子城,城门有四:东迎春,西迎秋、南金斗、北北极,门外有池,周围7里30步,高2丈8尺,厚2丈,内外筑以砖石。吴天祚元年(936年),筑罗城,周27里37步,高1丈,有八门:东通吴、次东怀德、南德安、次南广化、西朝京、北青山、次北和政、东北东钦。外有池,上有御敌楼。

宋开宝八年(975年),常州归宋。常州下辖晋陵、武进、义兴、无锡四县。雍熙四年(987年),常州属江南道。至道三年(997年),全国分为15路,常州属两浙路。宋代,溧阳先后属江宁府、昇州、建康府。北宋时,金坛先后属两浙路润州、镇江府,南宋时,属两浙西路镇江府。此后至清代,金坛均属镇江府。南宋末年,蒙元南征。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将伯颜率元军进攻常州,常州(武进、晋陵县城)军民坚决抵抗,在常州知州姚訔率领下,通判陈炤、都统刘师勇、副都统王安节、武进知县包圭、节度判官胡应炎、偏将张超等两万义军抵抗20万元军围攻,坚守半年,被誉为“纸城铁人”,最后常州城陷,遭屠城。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常州属行中书省(治所临安)。翌年,常州升为路,属江浙路中书省。此后递属江淮行中书省,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常州路下辖武进县、晋陵县、无锡州、宜兴州和一个录事司。元代,溧阳曾改为溧州、溧阳府、溧阳路、溧阳县,溧阳县属建康路、集庆路。元末,张士诚、朱元璋依托江南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部将徐达攻占溧阳。翌年,张士诚攻占常州,将常州易名为毗陵郡。至正十八年(1358年),张士诚败退,常州为朱元璋部所据。朱元璋将常州地区划出两浙,属南直隶,又改常州路为长春府,改武进为永定,晋陵为京临,不久并京临入永定。至正二十二年,仍改永定为武进,府辖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四县。曾用晋陵县为名1047年。从此,晋陵成为一个历史名称。

明清时期,常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文化重镇,至清代时已成为“八邑名都”。

明洪武元年(1368年),常州府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三年,常州驻重兵,守御宫中山侯汤和收缩四面城墙,在罗城内改筑新城,罗城废,常州城周长从南唐的罗城27里37步缩小到新城的10里284步,高2丈5尺,筑以砖石,有七门:东南西北和次北名称仍旧,次东怀德改东箭,次南广化改石幢,门各有楼,外有瓮城,水关有四:正东东水关、正西西水关、东北北水关、西北小西水关。成化十八年(1482年),又增高3尺,并将中箭,石幢2门名为怀德、广化。正德六年(1511年),更茸新,扩建走马道,广丈余。嘉靖间又整修。万历三十年(1602年),自通吴门延袤至北水关,筑重墙180余丈。清康熙九年(1670年)、二十年,雍正四年(1726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均整修。至清末,城门有七:东门通吴、大南门德安、小南门广化、老西门朝京、新西门文在,大北门青山,小北门和政,又辟博爱门、西瀛门,关建东水关、西水关、北水关。此后一直到民国,常州城都以新城为范围。洪武十年(1377年),常州直隶京师。洪武十三年常州改为直隶于六部。水乐七年(1409年)长春府复改称常州府,府署置武进县城,沿用至清末,约500年时间。水乐十八年常州属南直隶。明成化七年(1471年),常州下辖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五县。万历末年(1620年),避光宗朱常洛讳,常州一度改为尝州府。明代,溧阳初为州,后为县,属应天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常州城。清代沿明制,常州为府,领五县,隶属江南布政司。顺治十八年,常州又属右布政司。康熙六年(1667年),常州府属江苏省。至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由此被誉为“八邑名都”。清代,溧阳先后隶属江宁府、镇江府。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曾攻占溧阳、武进阳湖(常州城为府、县同属治所)、金坛,统治其境四年。期间,太平天国在此建常州郡,属苏福省。清同治三年(1864年),溧阳县城、金坛县城及常州三城相继被清军攻占,复归清朝统治。

(中)

寄 园 所 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