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文笔塔 观点
2024年09月04日

教育改革要与观念转变“同频共振”

丁军梅

新学期来临,孩子们收到了一份“开学礼”——省教育厅印发《方案》,明确“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并强调,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这一改革举措引发广泛议论。

近年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从国家到各地已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体育课常常被语数英等科目占用,此外,老师拖堂、没有足够运动空间等因素,也让体育锻炼时间难以得到保障。此次《方案》的出台,给予体育课时以刚性约束,更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能全方位育人。以往,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家庭的育儿理念、还是社会的选材观念,都过度重视脑力培养,忽视了体能素质。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爱运动的学生往往有更好的学习品质,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此外,有专家研究表明,加强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增强青少年体质与免疫力,运动还能快血液循环,给大脑带来更多的氧气和养分,学生运动后的记忆力、专注力、思维能力会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次我省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这项改革,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延长体育课时的这“一小步”,却是教育理念进步的“一大步”。

事实上,从2017年起,我市启动了体育课程改革实验,提出了“六个一”的改革发展目标,“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就是目标之一。目前,我市体育课程设置基本采用的是基础必修课+特色体育项目+个性选修项目的模式,“每天一节体育课”以长短课时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加上每天的体能锻炼时间,确保了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发现,目前的体育课程改革也面临两个“痛点”。首先是师资的痛点。以一个中型小学24个班级来计算,一周需要排120节体育课,一个体育老师的周课时为18节,就需要6—7名体育专职老师,但实际上,各校的体育专职教师都不足,其他学科教师兼职体育学科成为常态。其次是场地的“痛点”。市区学校普遍存在人均运动面积不足的问题,各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常州市花园小学“螺蛳壳里做道场”,楼房架空做风雨操场,改造地下室做体能训练室,铺设人工草坪做运动场,墙壁上设“摸高区”……但是,运动面积的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课堂上教师不敢安排太剧烈的运动,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让体育教师及学校战战兢兢。

如今,有了顶层改革设计,要让这项政策切实落地,还需要着力三个“改变”。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念,吃透“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理念,并努力提升专业能力。“每天一节体育课”带来的是语数英课时的相应减少,教师要摒弃“过分的巴结”“见缝插针补缺补差”“用时间换分数”的做法,向课堂要质量,智慧设计弹性作业,才能保障不挤不占体育课及学生的运动时间;体育学科教师要树立学科自信,不能将自己定位为“副课”老师,要用专业、生动的课堂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家长要改变育儿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学业成绩好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对体育课程改革,家长的态度不尽相同,有奔着培养“体育特长生”、积极要求加入学校特色体育社团的,有怕影响孩子学业成绩、不顾老师劝说坚决退出校队训练的,还有过分关注运动安全,支持孩子不做广播操、不上体育课的。只有让体育回归本源,才能让更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健康成长,成为栋梁。

社会要改变人才观念,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高考不是成才的唯一通道,要打破对学历、职业的偏见,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为普遍共识。体育课改实施,改变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一所学校,而是一种教育生态、一种人才观念,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因时因势制宜,才能实现教育改革与观念变化“同频共振”,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没有上一篇了... ... 下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