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文笔塔 记忆
2024年09月08日

往事钩沉 / 陈弼

周恩来高度评价瞿秋白的传播经过

1962年羊牧之将周恩来复函油印稿赠与陈弼

1980年第三期《人民文学》部分目录

周恩来和瞿秋白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并肩战斗,亲密无间,结下了极其深厚的战友情谊。

1925年,瞿秋白早年的同乡挚友羊牧之在上海会见瞿秋白,秋白曾写赠四首旧体诗。1945年12月10日,羊牧之抄录这四首诗寄给周恩来,周恩来于1946年2月8日复函羊牧之,全文如下:“牧之先生台鉴,手教奉悉,并承钞示秋白同志旧作,不胜感谢。今后如觅得手稿,希即劳神寄下,以便保存流传也。兹汇上国币一万元,敬祈哂纳。专此敬祝教安。周恩来谨启三十五年二月八日。”羊牧之又于1946年2月12日致函周恩来,反映秋白母亲金太夫人之柩30余年未得葬地,情何能已。周恩来于同年3月21日复函羊牧之,全文如下:“牧之先生惠鉴,手教奉悉。秋白同志毕生服务人民大众,卒以成仁,耿耿丹忠,举世怀仰。复有知友如先生者,为之收集残稿,摭拾散佚,以待传至后世,则感激者不徒敝党与秋白同志个人而已也。安葬金太夫人修墓立志,恐须俟稍平定,方能办理。然而此志之实现,当亦不远。专复,顺颂教安。周恩来谨启三月二十一日。”

《人民文学》刊《霜痕》

周恩来在第二次复函中高度评价瞿秋白,这个高度评价是怎样传播的呢?这要从1980年《人民文学》编辑部派员来常州组稿说起。1980年初,《人民文学》采编部主任、散文家周明来常组织一组反映常州新兴工业的散文,临走那天,他对我说要去瞻仰瞿秋白故居,我就陪同他前往庙沿河秋白故居。我对他说,秋白诞生地在青果巷八桂堂,这里是秋白早年家道衰落后一家居住的瞿氏宗祠。他在幽暗凄冷的屋内仔细看了一遍,走出大门后忽然问我:“有无关于秋白同志的稿子?”我说有的。常州报社离庙沿河不远,我赶回编辑部,在一包“文革”后期发还的资料中,找出一篇未发表的《瞿秋白同志早年的诗》拙作初稿交给他,请他指正。这篇拙作主要是对瞿秋白写赠羊牧之四首诗的阐释,同时翔实介绍1946年周恩来先后两次复函羊牧之,第二次复函中高度评价瞿秋白。想不到周明回京后不久,这篇5000多字的散文在反映常州新兴工业一组专稿前,于1980年3月号《人民文学》刊登,而且用五号活体字排版,非常醒目。刊出前周明来函,嘱我改个有文采的题目。我以“霜痕”为主题,把原题改为副题。秋白别号霜,鲁迅曾以“诸夏怀霜社”名义汇编出版秋白的《海上述林》。周明复示同意。

周恩来对瞿秋白的高度评价在《霜痕》中披露后引起广泛关注。有学者在撰写缅怀秋白的论文时,就以“耿耿丹忠,举世怀仰”作为标题;有位专家在其关于秋白诗词的专著中,全文引录《霜痕》中周恩来高度评价瞿秋白的产生经过。有些杂志编辑来电探询秋白及其父亲的绘画作品。江苏出版界及时将《霜痕》收入《江苏散文选》。挚友陈铁健在1980年3月28日的大札中说:“近读大作《霜痕》,获益匪浅。”挚友陈辽、黄东成表示祝贺。常州市三中语文教师周应龙撰写评论《散文<霜痕>值得一读》。1980年3月,《人民文学》各地销量激增。

《常州三杰》助传扬

1995年初夏,拙著《常州三杰》书稿交南京大学出版社审阅。该书收录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同志缅怀常州三杰的题词、评价和《霜痕》等文,很快批示同意出版,总编任天石在审阅后的评语中说:“本书是本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材料,对‘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事迹与思想作了精彩生动的介绍,内容丰富,有教育意义,特别在当前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很有意义。”

1995年10月,《常州三杰》出版后,南京大学学者宋新桂撰《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读陈弼著<常州三杰>》,常州大学朱净之教授撰《故乡人的情思与文采——陈弼著<常州三杰>读评》,扬子晚报等多家省市媒体都做了报道。周恩来对瞿秋白的高度评价系本书作者最先在国家出版物披露。1996年3月28日,上海《文学报》刊出《<常州三杰>面世》,指出邓小平同志1985年为瞿秋白同志纪念馆题名系首次发表。解放日报社主办的《党课教材》编辑组函告:《常州三杰》读后很受教育,本刊1996年6月摘选《常州三杰》三个章节,热忱地推荐给广大读者。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前院长温济泽1996年2月5日特惠赐大札:“你热心宣传‘三杰’,是爱家乡、爱国、爱党的一种表现,对教育青少年是有意义的。你记我的一席谈那篇也写得很好。”这些热情鼓励给予我很大帮助与促进。

1995年5月,《霜痕》和拙作散文《访瞿秋白故居》《少年秋白在家乡》《雄魄——新发现的瞿秋白的号》和报告文学《长空惊雷——张太雷烈士事迹片断》参加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系列大展,荣获优赏奖,颁发印有一大批名人签名的奖状。《常州三杰》曾获常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油印复函现龙城

2003年4月5日,《常州晚报》一版发表要闻,肩题为“尘封40年的油印稿近日发现”。内容为周恩来致羊牧之复函,周恩来在信中对瞿秋白高度评价,主题为8个大字:“耿耿丹忠举世怀仰”。

报道中说:“常州日报原副总编辑陈弼最近搬家,翻检旧物,在一堆书刊中理出一份纸色泛黄、文字竖写的油印稿,上面印着周恩来先后致羊牧之的两封复函和羊牧之致周恩来的第二封信。油印稿后面有两行用蓝墨水写的钢笔字:‘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访麻巷羊牧之先生时羊老赠我此油印函稿 陈弼’。”又说:羊牧之先生于1999年去世,他在世时,陈弼曾多次访问过他。羊牧之说过,周恩来的两封复函原件已在战争年代散失,羊留有抄件,解放后为保存流传,特据抄件油印多份。周恩来在两次复函中均对羊牧之深表谢忱,充分体现了对革命先烈遗作的珍重,也充分体现了周恩来待人热诚、平易近人和对知识分子(羊牧之时任湖南国立第十一中学教师)的深切关怀。

《常州晚报》刊出后,《江南时报》记者刘劲松、江岸曾登门采访本人,2003年4月4日,《江南时报》刊出《周总理油印复函惊现龙城》的消息。导语中说:“1946年,周恩来致羊牧之的两封复函,字里行间尽显周恩来的伟人风采。”消息结尾说:“周恩来手稿已于战乱中遗失,由于时逢战乱,环境恶劣,设备匮乏,技术条件落后,当时大多采用手抄技术来做复制性保留。解放后,羊牧之先生利用当时的油印设备,根据手抄件复制了少量的油印件来保留这些信函。目前,据陈老先生介绍,搜索各类已经出版的周恩来文献中均无此信内容,此信的发现将对周恩来思想研究及瞿秋白研究均有一定的价值。”接着,《新华日报》记者邵生余、邹萃来本人寓所采访,2003年4月24日,《新华日报》刊出《常州发现周恩来复函油印稿》的报道,内容比《常州晚报》增加了两段:“据陈老介绍,周恩来与羊牧之的信函往来都是通过当时的重庆《新华日报》报馆转交。”“陈老说,他长期从事瞿秋白研究,发现周恩来对瞿秋白的评价一直很高,但周恩来的所有文献资料没有收入这两封信函,属于周恩来的重要佚文。”此报道新华网随即转发。

没有上一篇了... ... 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