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戴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新时代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培育新质人才,赋能乡村振兴,要通过适宜有效的策略方法,全面激发新质人才的潜能,提升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贡献度。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新质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乡村振兴全局的战略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新质人才正是顺应城乡共同繁荣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特质的新型“塔尖”人才,具备跨学科的前沿知识结构,不但可以熟练运用先进生产工具,更能自觉融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改革发展潮流,凭借自身学科和能力优势,驱动农业农村全要素生产率大幅跃升。
在统筹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加快培育以高精尖战略人才、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型人才等为代表的新质人才,是乡村绿色化和数智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以培养和吸引更多新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一,鼓励建立人才循环开发模式。这里既包括对高层次新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包含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其核心在于“城市—乡村—城市”和“乡村—城市—乡村”两种人才循环流动开发模式。可通过设立专项科研项目和人才奖励,鼓励新质人才深入乡村开展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机制,为新质人才提供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通过针对性培训,开展农业技术、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专业培训,提升本土人才的专业技能。
其二,积极优化人才使用社会环境。清朗的人才使用环境,是吸引和留住高层次新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应从多方面来改善和持续优化新质人才使用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交通、通讯、住房等条件,提升乡村居住生活的幸福感和舒适度。要努力营造创新工作氛围,鼓励创新思维和跨界合作,为新质人才提供宽松自由的研究和创业环境。
其三,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和乡村企业的合作交流,可以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和实践运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技术支持。既要搭建三者之间的合作平台,实现项目研究与项目应用的有效对接,又要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走进乡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乡村振兴找到新的人才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