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文笔塔 记忆
2024年09月15日

那时候 我们这样看报

岁时广记 / 吴尧舜

在电脑、手机新阅读方式的冲击下,多个街头巷尾的阅报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品广告栏。每当我路过设立在新市巿街公园即现在的芦墅公园门口的阅报栏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在阅报栏下看报的情景。

那个时候,大家经济条件都有限,很少有人家订阅报纸,有点阅读能力、关心国家大事的人都喜欢在街头巷尾的阅报栏看报。

最早在新市街公园门口,有一个用细铁丝做成的简陋的阅报栏。这个阅报栏,可以旋转正反面看,每天有工作人员来管理,把隔天的报纸换下来,再把当天的报纸放上去。看完正面翻过来看反面,基本都是对开四版的。这种简易阅报栏也有不足,大家正盯着看报时,某人看完便翻篇了,旁边还在看的人便嘀咕起来:“还没看完呢……”

阅报栏改为一排玻璃窗式后,夏日,走到阅报栏前,发烫的玻璃散发着炽热,可还是有人手中摇着蒲扇,穿着短裤、赤着膊阅报。经常可以看到驻足看报的人排成一排,后面的人还要踮着脚看,甚至还有人端着饭碗边吃边看。我在人群里窜来挤去,有人不耐烦地问:“小孩子挤啥挤呢?你看得懂报纸吗?”我只好悻悻地退到了人群外。

有的老人眼睛不好,凑得很近,还带着放大镜对着报纸一行一行地看过去;有的老人一边看报,一边读报纸上的内容。有的人还会掏出小本本摘抄报纸上的内容。冬日,寒风凛冽,不少人缩着头颈,双手插在袖管里,边看报边跺着脚。阅报栏的便利在于,走过路过,随时都可一看。无论是去公园锻炼身体,上菜场买菜,或者上下班的途中,几分钟内,当天国内外重大新闻尽收眼底。

我上中学以后,有了学生证,就可以进入工人俱乐部,阅读室内墙壁上的报纸了。这里有七八种报纸,我站在阅报廊下,如醉如痴,一张张看过去。除了有这些报纸,墙壁上还有一些我从未看到过的战斗英雄和市劳动模范的照片,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那时,我是学校出黑板报的负责人,我早晚都会去阅报栏看报,把新闻要点和名人名言摘录下来;看到报纸上有新颖的美术字和题花,就用笔依样画下来;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我还会写篇读后感,用笔名刊登在校园黑板报上。

读书看报陶冶了我的情操,增长我的知识和见识,丰富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我报纸读多了,自己手开始“痒”,模仿别人写稿,向报社投稿。开始稿子总是石沉大海,但是越挫越勇,终于有自己的“豆腐块”见报了,我内心的激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当我第一次收到六元的稿费时,更增加了我写稿的信心。

多年来,我在阅报栏下了解到不少国内外大事,也从各个栏目知道了许多作者、名人和他们的文章,并让我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父亲和二中 又是一年法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