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版:文笔塔 乐享
2024年10月14日

母亲牌“大头噶”

张 宇

妻子最爱吃我母亲腌制的“大头噶”(常州方言)。“大头噶”中文学名芥菜疙瘩,是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高可达150厘米,块根圆锥形,外皮白色,根肉白色或黄色,直径7—10厘米,一大瓶(大号蜂蜜瓶)“大头噶”只够她半个月,几个月下来她要吃掉四五瓶。

每年的11月份,母亲总要吩咐我父亲去买几十个“大头噶”。买回来的“大头噶”白皮,上部椭圆形,下部有点尖,比网球大一点,表面麻叽疙瘩的。母亲会把“大头噶”放在竹筐里,摆在楼梯的拐角处风干。我曾问母亲,为什么“大头噶”没有叶子,母亲告诉我,“大头噶”的叶子菜农留着自己腌制吃,不会卖的。

“大头噶”的风干时间为一个月。母亲说,风干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头噶”变软,因为买回来时是硬邦邦的,菜刀难切,只能等到软了才能进行加工。“大头噶”风干后,母亲就会把它们刨一下,主要是去掉一些凸出来的部位,然后先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把它们切成长短不一的小条块,用清水洗一下,用盐均匀地涂抹一遍,再放在大竹匾里晾晒。等晾晒完后,再把这些条块状“大头噶”放入大号陶缸中压紧压实,一大缸正好可以放20个“大头噶”切的条块,随后再倒入早已熬制好且冷却的佐料汤,“大头噶”要全部浸泡在佐料汤中,最后把大陶缸密封。佐料汤是由酱油、醋、蜂蜜、冰糖等按比例配好的,这可是母亲的独门秘诀,从不外传的,就连我也不知道。

1个月后,腌制的“大头噶”就可以开缸食用,每次开缸,母亲总是装满2瓶,1瓶给我,1瓶给我妹。一次吃早饭,我品尝了一下母亲亲手腌制的“大头噶”,肉是淡黄色,有点酸(据母亲讲:可能冰糖和蜂蜜有点少,再加上放了酸醋的原因),咸淡正好,吃到嘴里酸爽脆嫩,吃了一条还想吃,难怪妻子这么喜欢吃,母亲的手艺真好,是我这辈子修来的好口福。

每年的5月之前,母亲都要把大陶缸里的“大头噶”清空,于是她每个月就要开缸一两次,装上2瓶给我们。

记得母亲年轻时,由于家贫,一到冬季,就千方百计地腌制过冬食物,如肉、鸭蛋、雪里蕻、青菜等,母亲腌制的咸肉和青菜令我回味无穷,只可惜母亲年事已高,无法再腌制这些东西,只能靠腌制的“大头噶”来解解馋了。

老交通局长迷路记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