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手术直播周现场;②院党委书记华飞主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胸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揭牌仪式;③院长周军为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颁奖;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一萱/供图
□本报记者 陈荣春
通 讯 员 李祉萱 吴洁
5天时间里,16个科室的67台手术轮番亮相,并通过直播技术辐射到全国30个省(区、市)的918家医院,收获来自业内的15万多次浏览量——
10月下旬,市一院开展第4次手术直播周活动,再一次集中展示先进医疗技术,医学俊才精彩亮相,活动也成为市一院与全国专家共同探讨医疗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的大舞台。
作为公立三甲医院,市一院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通过设立“真儒新技术奖”,开展手术视频大赛、手术直播周等形式,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以学科专科的壮大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常州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健康贡献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创新技术集中展示
术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借助机器人辅助技术开展精准截骨;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地行走……在手术直播周中,市一院骨关节科展示了两台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这也是科室自9月以来在全市率先开展的新技术。“我们已成功开展手术近30例,部分患者可以做到零出血,不少患者明显对比体验到比传统的全膝关节置换效果更好。”市一院骨关节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益民介绍,今后还将进一步实现该手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让患者在市一院就能体验到同样标准、同样效果的服务。
手术直播周,既然要云端呈现、公开分享,必然得是拿得出手的绝活。此次手术直播周中,市一院共集中展现了67台手术,包括机器人手术6台、腔镜微创手术39台、内镜介入手术15台和复杂开放手术7台,不少手术在全省均处于领先水平。
以机器人手术为例,除了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通过达芬奇机器人开展的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输尿管肾盂成型术、胰体尾切除术、肺癌根治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已成功为众多患者解除困扰,凭借精湛的手术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市一院成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胸外科和泌尿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不仅如此,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直肠癌NOSES手术等腔镜微创手术,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等复杂开放手术无不代表着市一院强大的技术硬实力。
在一些人观念中,手术似乎是外科医生的事情,但随着“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发展,市一院越来越多的内科成熟开展微创或介入手术。“去年手术直播周我们科室有5台手术参加,今年增加到9台,同时手术难度和深度也明显提升,这次就展示了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ST(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总管取石+ENBD (鼻胆管引流术)、经肛小肠镜下小肠狭窄环状肌切开+球囊扩张术等手术。”市一院消化内科主任孙克文介绍,“通过各种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通过内镜微创治疗解除病痛。”
青年人才不断涌现
“手术直播,既要求精湛的技术能力、操作水平,也考验应急反应和手术台风,归根到底还是整体水平的体现。”市一院大外科主任、肝胆胰外科主任陈学敏介绍,连续4次开展手术直播周,除了众多资深专家的亮相,还有越来越多优秀青年专家走上台前,不但手术操作娴熟,手术主持和解说也亮点频现,充分体现出市一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
青年人才的成长,需要医院提供的沃土。近年来,市一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提供多个途径,助力广大青年发展,仅今年以来就先后举行了第二届大内科临床诊疗思维大赛、首届大外科腔镜基础技能大赛、第五届中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等活动,吸引全院众多青年医师的参与。而他们也不负众望,在临床业务等方面不断提升,在全国全省临床技能比赛中屡获殊荣,成为推动医院发展的奔腾后浪。
“放手不放眼”,市一院心胸外科主任钱永祥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科室对青年医生的支持。放手,就是敢于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不放眼,就是资深专家从旁指导、托底,让年轻人更有底气。从基础的血管缝合,到建立体外循环,再到成熟的微创手术,总是给青年医生许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而得益于青年医生的成长,如今科室心脏微创手术占比逐步提升,难度较高的主动脉夹层救治手术也离不开他们的参与。
“参加手术直播周,既考验技术,也锻炼心智。”作为一名“80后”,市一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斌已是第3次参加手术直播周。在他看来,青年医务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唯有多看多学,敢于尝试。“一定要放宽视野,广泛学习理论知识,多看各种手术视频,不断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就在前不久,他领衔完成常州首例微创主动脉瘤手术,为主动脉瘤患者带来福音。
青年有为,激荡磅礴力量。如今,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市一院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国内先进的第二代电子胆胰子镜直镜系统“eyeMax”、全市首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一站式”手术、“追”着肿瘤精准打击的自适应放疗技术……这其中处处都活跃着青年人才的身影,他们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更为守护市民健康汇聚新能量。
智慧赋能引领发展
百年一院,医疗技术是硬实力。市一院始终高度重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专科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江苏省卫健委2023年11月公布的2023年度医学引进新技术评估获奖项目中,市一院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今年年初发布的2022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市一院更是位列全国第81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看得见的是台前的手术,而在幕后,人工智能(AI)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市一院,今年引进的具有自动化书写病历功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住院助手,通过快速、准确地分析处理医学数据,为医生提供智能化的病历书写帮助,不仅极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还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更充分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积极开展病理图像管理和数字阅片系统等的建设,通过AI自动分析病理图像,辅助病理医生快速准确诊断,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智能床旁交互、智慧输液监测等“智慧病房”的建设和落地,让智慧医疗助力提升患者手术的康复体验……
立足常州、放眼全国,手术直播周为市一院打开一扇窗。直播期间,手术医生全面展示手术操作技术以及围手术期规范等内容,医学同行可以相互交流,由此实现医院医师与全国专家围绕医疗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的探讨,既传播市一院的先进技术、提升市一院的品牌形象,也进一步促进了医院学科专科的全面发展。
市一院医务处处长杨敏介绍,自2020年起,市一院连续4次举办手术直播周,累计近250台手术通过网络进行全国直播,“手术直播周是医院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集中展示,是学科专科的自信呈现,更是对医疗技术的集中‘检阅’,它体现了医院的文化与底蕴,展现了医院的风采面貌,有效激发了医院的创新活力”。
“希望通过手术直播周等活动,培养出更多学术影响力强、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受患者好评的医生,促进医疗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拓宽医疗技术的转化与应用理念,为医院实施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更好为常州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市一院副院长邵耐远这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