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董艳 通讯员 陈婕
1月28日,当大家都在欢度新春假期时,寒风凛冽的港口码头上,常州海关口岸查验科的“00后”关员臧安琪正在仔细检查需要通关的货物。
春节期间,我市部分企业保持不停工、不停产的状态,这意味着需要生产原料持续、稳定供应。为此,常州海关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前制订假期排班计划,服务企业生产需求。
冬日的江边,风吹得脸生疼,臧安琪和同事们穿着厚重的工作服,戴着防护手套,手持检测工具,一点一点细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一个小细节,就可能影响通关效率。”
入职一年半,臧安琪感到自己掌握的“技能”正在飞速增多。“查验工作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臧安琪说,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在日常的查验工作中随时拥有“发现”的眼睛。“要学习前辈们的经验,学习已发生案件的规律知识,学习新设备的使用,学习进出口管制新规、关税法条等。”
“‘守好国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海关关员沉甸甸的使命,我们要将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东西拒之门外。”去年年底,臧安琪和同事们查获了一批侵权轴承货物。为了确定这批申报为“无中英文品牌”的轴承货物是否存在侵权风险,臧安琪和同事们在3天内夜以继日地完成了5597套轴承的清点和查验工作。后经相关部门侦办,确定该批轴承为侵权货物。“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每一个查验指令的背后,都关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和消费者的权益,关乎防范有害生物入侵、阻止‘洋垃圾’入境。”
“守好国门”是一代又一代海关人的传承。
王伟是常州海关货物查验科科长,也是臧安琪的“师傅”。“之前有一批货物,需要查验并拍摄位于集装箱最深处的一个物品名称,如果将所有货物搬出,不仅耗时久,还会大幅增加码头作业量。”臧安琪清楚地记得,关键时刻,王伟选择爬进集装箱的深处进行拍摄。“科室里的每一位前辈都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什么是‘敬业’。他们在铁矿查验、集装箱检查等各个领域堪称‘行家’。”
谈及“00后”的加入,王伟表示,他们的活力与冲劲给常州海关带来了“新气象”。“对专业知识、新技术与新设备的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思维开阔,愿意学、主动学。相信年轻一代定能接住‘接力棒’。”
“春节假期当然也希望可以陪在家人身边。但能守在国门上,也是一种别样的‘团圆’。”臧安琪笑着说,“希望新的一年,能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发现藏匿在集装箱中的‘猫腻’,不断筑牢国门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