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愿 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名师档案:张璐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办公室主任,天宁区骨干教师,曾先后荣获天宁区数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评优课一等奖,天宁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共青团优秀干部等荣誉。
小黄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近期,小黄爸爸向《名师家教义务诊断》栏目组咨询:我们家孩子一直坚持练习计算,但很少全对,每次都会有几道错题,有什么好方法能提高孩子计算的正确率吗?
【名师反馈】
张老师表示,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出错丢分的“重灾区”,很多学生都会将这些错误归纳为“粗心”,家长也因此没有对孩子的计算能力提起重视。计算频繁出错不只有粗心这一个原因,恰恰反映出孩子的计算不扎实。针对这一问题,家长不能盲目“题海战术”,而是应对孩子的错误及时归因,有针对性地运用具体的方法加以引导。
找到计算错误原因
家长可以将以下错因进行对照,明确孩子的计算错误究竟是哪种因素导致的。
感知错误: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特征是由现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此常有抄错数据、看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因素出现的计算错误。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与习惯问题是很多孩子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学生还不善于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常常表现为,思维与书写不同步,一方面手中在抄写,另一方面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下一步计算方法上。
知识结构缺陷:小学数学中概念、性质、算理、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只有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形成计算技能。
学习心态问题:轻视心理、畏难心理、懒惰和厌恶都会导致计算的正确率大打折扣。
采用科学方式引导
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这样做:
多做多练,孰能生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孩子的计算正确率得到切实提升,家长要有长远的规划与目标,从每天的一点一滴开始,让练习计算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坚持5分钟的口算训练,刚开始可以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慢慢可放手让孩子形成习惯,自觉、自愿的完成。
让计算练习保质保量:孩子完成了练习,订正了答案,就算完成了今日的训练任务?当然不是。在进行计算训练时,我们要对孩子的速度、正确率有明确的规定,并和孩子逐一分析错题的原因,并与之前的练习相比较。当孩子取得明显进步的时候,家长应给予鼓励。
训练形式灵活多样:孩子对新鲜事物感兴趣,重复单调的练习容易让孩子产生排斥情绪,甚至对计算产生强烈的负面心理。因此,家长在引导过程中可以给计算练习披一层游戏的“外衣”,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补充练习,例如:玩24点、对口令、找朋友(凑十法)、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25×4=100,125×8=1000),让孩子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计算的乐趣。
频繁出错预示着孩子在计算过程中一定存在着某些问题,我们不要忽略这些“不起眼”的错误,而是要找到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