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版:城事 情报站
2024年12月11日

茅麓茶厂:扎根茅山的“老字号”

■本报记者 周静

夏晨希 图文报道

茶叶的品质,与气候、土壤等息息相关。在金坛茅山脚下的茅麓镇,有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每到春季,这里的茶田就飘出阵阵嫩芽的清香,优越的地理环境给茅麓茶的品质提供了保障,也孕育出蜚声国内外的金坛雀舌、茅山青峰等著名绿茶。

茅麓好茶,香飘世界

提起金坛,不少人都知道这里是金坛雀舌、茅山青峰等著名绿茶的产地。事实上,依山傍水的茅麓绿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金坛茅麓茶厂的茶叶,早已香飘四海,成为知名的“老字号”。

1965年,茅麓乡成立了多个林茶生产队。随着茅麓乡茶产业的发展,1976年茅麓乡整合林茶生产队的人员、土地和设备,成立“金坛县毛六公社茶厂”,金坛茶产业自此起步,茅麓乡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1980年,茶产业进一步放开,之前在茶厂负责炒茶技术的王金喜转做销售,奔波于全国各地,让国人都知道金坛盛产好茶。那时,金坛县茅麓乡茶厂一年营业额超过500万元,茶厂固定职工140—150人,乡里很多人在茶厂工作。接下来的十年里,茅麓茶厂不仅销售茶叶,也为全国各大知名茶厂提供配料,绿茶等级从特级到六级不等,著名的苏州花茶、香港红碎茶都选用茅麓茶厂的茶叶做茶坯,不少茶厂还将金坛茶叶加工出口到日本、摩洛哥等地。

传承中转化,创新中发展

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茅麓茶厂这家乡镇企业迎风而上,改制成民营企业后,王金喜作为企业负责人思考发展方向。在大宗茶叶销售业绩可喜时,王金喜认定,高端市场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从一个林茶农民到茅麓茶厂学技术,后来入了党,又被选为人大代表,有责任把茶厂做好做强。”1994年企业改制时,正值国家全面放开茶产业,茶厂生意低迷,不少人不看好企业。王金喜的妻子听说改制需要70多万元,想到家里有三个孩子,说什么也不同意。可王金喜对茶厂感情很深,不顾家人反对四处筹钱,终于将茶厂接了下来。

作为从业四十多年的老茶人,王金喜深知: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关键在于产品品质与创新。在他的带领下,茅麓茶厂秉承做标准、做体系、做品牌的理念,在茶树的种植与培育、制茶工艺的标准化、设备的智能化升级、产品的品牌塑造等维度全面布局、全力提升。他潜心研究,将茅麓茶叶向茗茶之路转型。凭借茅麓茶叶的高品质,金坛创立“青峰”“雀舌”两个茗茶品牌。

王金喜夫妇一心扑在茶厂,三个孩子天天在茶田、茶厂嬉戏,年复一年的耳濡目染,让孩子们对茶叶、茶厂有了深厚的感情。儿子王哲明1999年学校毕业后回家接班,开启了茅麓茶厂的新征程。

助力乡村振兴,带动茶农致富

俗话说,靠山吃山。金坛茅山脚下的茅麓镇,拥有浓厚的茶文化底蕴,不少当地人以采茶制茶为生。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传统茶农单打独斗式的产销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扎根于此的茅麓茶厂,主动发挥本地企业的平台优势与渠道优势,帮助当地及周边茶农走上致富路。

在生产端,茅麓茶厂将种茶、采茶、制茶的标准传授给茶农们,细致到肥料的选择与施放、茶叶的初加工流程等,帮助他们加工出优质初茶。每年的采茶期,都是王哲明最忙碌的时候。他说,采茶时不能用指甲掐、捏,只能用指腹适度用力,手上不能涂抹护肤品,这会导致茶叶变色、串味;要保留完整的芽柄,以保证冲泡时茶叶一根根竖立在杯子的上部。

茅麓茶厂依托与生产基地和茶农联动发展、利益共享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深加工。王哲明告诉记者,茅麓茶厂目前拥有自有茶田280余亩、合作茶田1400余亩,近年来凭借可靠品质,积累了不少高端客户,每年明前茶还未上市,就被预订一空。“与茶厂合作的茶农最多时达133家。为确保茶叶品质,我们不断发展优质茶农,帮助他们创新技术、提高质量。”

闯出养殖业科技创新路 ​溧阳青虾、长荡湖大闸蟹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