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版:现代教育
2024年06月18日

成长社区,孩子们学习的新乐园

常州经开区小学 苏琳

学校,孩子成长的生命场,应该是孩子们心驰神往的乐园。依托市前瞻性项目《1+N:境脉式成长社区的实践建构》,经开小的师生共同建设了心中理想的成长社区场域,从班级、校园到社区,用多元的教育资源、多彩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教育方式,探索学生跨学科活动新生态,助力学习真实发生。

成长社区的每一次活动,都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有益尝试。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抓手,以时间节点为脉络,我们设计了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各种学习活动。在开犁坊,学生可以运用劳动知识开展季节性种植活动,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养护;在文创坊,学生会运用语文、美术知识设计校园文创产品,像每年9月的开学季,学生就在这里绘制校园明信片,送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丰富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场域,成为联结各学科内容的重要桥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打破了传统学习中的学习场所,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模式,不断拓宽学生学习场域,丰富学生活动内涵。目前,共打造了思政学院基地、劳动学院基地、科学院基地、美术学院基地和体育学院基地等五大校外学院基地。“寻访非遗传承人”“公园里的思政课”……“社区”变成“学区”,拓宽了校家社协同育人圈,也让假期成为学生成长的“加速器”。在超学科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体验中和融生长。

依托社区资源,让学生在可观、可感的实践活动中体悟学习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幸福,是学校在新时代教育中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我们期待,在这个活泼泼的校园,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自由而舒展地享受生命的真实成长。

教育纵横 朝向未来:境脉式成长社区的实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