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竹石图
宋 苏轼
卷 绢本 墨笔
纵 28 厘米 横 106 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潇湘竹石图》绘一片土坡,两块卧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树,渺无涯际,好一派潇、湘二水合流处(湖南省零陵县以西),遥接洞庭巨浸的苍茫景色。图中卧石瘦竹、远渚烟水、云雾空蒙,让人在窄窄的画幅之内,如阅千里江山。画卷最左端有款识:“轼为莘老作。”款识书法不甚典型。“莘老”或为孙觉(1028—1090),或为刘挚(1030—1098),两人皆以莘老为字,都是东坡好友。图中左侧为元人湘中杨元祥题跋。画卷拖尾接十一纸,有明代二十五人题跋,分别为:天台叶湜、浙右李烨、闽郡郑定、吴郡钱复、钱唐高让、庐陵吴勤、槜李钱有常、庐陵蔡源、古蓨李景让、华亭吴仲庄、豫章包彦肃、永嘉陈琦、温陵张仲宾、宜隐轩、独善、云安后学、钟山幻居师戒、南昌熊冕、复庵、赜庵、月坡道人、临川黄阳、升庵杨慎、松泉夏邦谟、古濠胡桐。最后一纸为近代四川西充白隆平的题跋。元、明题跋中最早的是元代元统二年甲戌(1334)二月望日的杨元祥题跋,最晚者则是明代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八月的古濠胡桐题跋。图卷在近代以来先后由孙伯渊、白隆平、邓拓三人递藏,后者于 1964年将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后世记载多认为“枯木竹石”题材的初创者是苏轼。此题材实则是从唐代的“松石”题材,五代、北宋的“寒林”山水等图式中逐步发展、衍变而来的,至北宋中期,由于苏轼的介入,小景山水融入“竹石”题材,“枯木竹石”的图绘形式确立,并且在苏轼的朋友圈中逐渐流行开来。与此相关的画家有文同、王诜、李公麟等,他们共同作用,赋予了这一文人画题材特殊的观念。枯木、竹与石这三样寻常之物蕴含了怎样的魅力,引得历代画家反复表现?其原因在于此三者在文人士大夫心中象征着不同的道德品质:枯木外表干枯,内在却蕴藏着生机;竹子坚韧,曲而不折,有君子之风;岩石则坚贞不移,历久长存。基于此,枯木竹石题材被赋予了哲学意味、美学旨趣,成为画家们的精神寄托,所以历久弥新。
《潇湘竹石图》中石分左右,一小一大,勾皴一体,用侧锋飞白法,运笔自如灵活,笔速较快,工拙不计。画竹从楷书用笔中来,用笔严谨。竹也分左右,有密有疏,尤其是屈曲上扬的两竿,姿态袅娜,契合苏轼诗句:“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竹叶两头尖,与其另一幅传世画作《枯木怪石图》中的画法类似。多用“人”字法组织竹叶,与文同传世画作《墨竹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的画竹叶法也近似。石与竹的画法古朴简单,均没有程式化的语言技法。土坡用散锋飞白法写出,运笔随意自由。大笔点厾出远处起伏的烟树,淡墨烘染出潇湘云遮雾绕、烟水迷离的景色,给人空旷、深远之感。其意境一如郑定的诗跋:“山云挟雨溪头过,石上琅玕起夕阴。”
《潇湘竹石图》在作者的个性与情感支配下,潇洒灵动,且充满了张力。淡墨枯笔画石,浓墨实笔写竹,淡墨湿笔染潇湘,凝固的卧石、摇曳摆动的幽篁、流动蔓延的烟水,看似信手拈来,风轻云淡,却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还能不着痕迹,自然天成。画法简单,其实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画面内容与技法的延续性与包容性都很大。《潇湘竹石图》是苏轼借助潇湘竹石来寄托文人精神,抒发诗人情怀的典范之作。他将立意、内容、题材与笔墨充分发挥并高度融合,把追求活泼泼的生命精神与人生境界体现在对潇湘竹石的描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