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文笔塔 记忆
2024年08月18日

一张老照片的回忆

新办公楼落成后的合影,后排右六是王志明,前排右五是本文作者。

前几天湾里王家村的校大送来了一张经过翻新并且塑封好的老照片,说是志明让他送给我的,我很高兴。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家乡担任大队书记。这一年,志明回到了老家,就在我们大队的湾里王家村。他父母亲住在城里,老家只有他奶奶一个人住。志明这次回来是作为知识青年回乡务农的。他的父亲王浩云为人老实,言语不多,小时候就到城里学做生意,后来就在城里结婚、居住。

志明和父亲一样忠厚老实,虽有文化但不骄傲,他回老家后与奶奶住在一起,白天和社员一道下田,晚上在家看书学习。几年下来,农活样样会干,人也显得有精神,是村上人公认的好小佬。

当时校大是生产队会计,后来大队建立了农科场,我们大队打算把他调去当会计。湾里王家村生产队的会计叫谁来做呢?我们想到了志明,因为他年纪轻、有文化,再加上他老实本分,和群众相处关系好。我带着这些想法来到湾里村征求生产队长国明的意见。国明快人快语,表示服从大队的调整方案,还说志明这小佬人不错。我又走访了几位社员群众,他们连声说“好”,说让他当会计,我们放心。在以后几年里,志明这个生产队会计做得不错,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再后来根据国家的政策,他上调回城了。

这次志明托校大带给我的这张照片,让我回忆起建造大队办公楼的一些事。当年,我们大队没有办公室,社员找干部办事都是到家里,开个会碰个头也没地方,只能借社员的家里进行。霍家村的霍菊林家里比较宽敞,霍菊林夫妇为人又随和,我们就到他家开会。他们一家每次都热情地烧好开水,并放上几只碗,然后出去做自己的事,从不影响我们开会。霍菊林不识字,但做得一手好木工活,帮别人造房屋做家具,不用皮尺量而是用手量,但做出来的活人人夸赞。

我们大队原属武进县西林乡,1973年10月,划归常州市郊区五星乡,各方面条件随之改善。考虑到大队没有办公室,开会也没有固定场所,经过商量报请公社批准在常金路马路边上建造办公楼五间,三层挑阳台,1977年夏天投入使用。底层一间做保健站,三间做“双代店”,一个楼梯间;二层一间办公室、一间图书室,二间为会议室兼夜校教室;三楼的四间为通间,可作大会议室使用。为了丰富社员业余生活,我们设立了一个流动图书站,大队集体购买农技书籍和文艺书籍,用几个大纸板箱装好,等到每周一次夜校上课时,由专人挑过来供社员借阅,夜校结束后收回放到电灌站。我记得当时负责图书借阅的是在电灌站工作的一位转复军人,他喜欢看书,对人热情,就成了义务图书管理员。夜校一周一次,学政治、学技术,参加对象大都是团员青年。

后来,大队想在大楼底层办个“肉墩头”。大队出面向常州市财贸办申请并获得批准,每天去小东门桥食品公司拖回一头杀好的光猪,由社员凭肉票购买,省得社员赶到几里外的集镇上买肉。拿猪肉的人很辛苦,开始用板车,后来买了三轮车,要骑几十里路程,遇上刮风下雨、冰冻落雪更辛苦。再后来大队经济发展了,又在三楼楼梯间办起了广播站,连上公社原有的每家每户的广播,大队在广播站就可播通知。我们还添置了高音喇叭,每个生产队一只,还可根据需要临时把高音喇叭通到田头,在农忙时放些革命歌曲,振奋干劲。再后来大队购买了电视机,每天晚上把电视机放在三楼平顶上放给社员看,丰富了社员的文化生活。

当年,新办公楼落成后,干部群众都很高兴,大家在大楼前拍了这张照片。将近50年了,志明还把老照片翻拍成新的,托人送给我,勾起了我对几十年前往事的回忆。

流年碎影 / 王汉琪

早起的父亲 过七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