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秋冰 通讯员 叶平 卢昊
7年多时间,“90后”陈玲茜已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铁医生”。
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陈玲茜,在2017年7月常州地铁1号线还在紧张施工时,就加入了地铁运行保障工作。虽然当时的工作仅限于“纸上作战”,但她也非常认真,故障模拟、技术比武等实操演练是她每天练习技能的必修课。
“故障是最好的‘老师’。”这是陈玲茜的切身体会。2019年5月29日,常州地铁1号线试运营首日,陈玲茜在常州地铁百丈车辆段控制中心(DCC)当班。当天,DCC里的电话响个不停,对讲机里也不时传来各类运营信息,所有与车辆相关的突发情况都和陈玲茜直接联系,她必须准确无误地把每一个故障及时上报,忙得像陀螺。
2019年8月,陈玲茜由轮值工程师转岗为车辆技术员,负责牵引系统、辅助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检修维护技术支持。“从被动传递故障信息到直接处理故障,有挑战,也很锻炼人。”陈玲茜说,处理故障需要综合的专业知识,既要与下游修理厂家、上游列车供应商沟通,还要摸清整个列车的“脾性”,更要推动技术创新,努力“治未病”。
常州地铁1、2号线列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从而驱动牵引电机使列车运行。“‘受电弓’上有碳滑板,列车运行时,碳滑板与接触网会产生摩擦,时间一长,碳滑板上可能会出现波浪形凹槽或凹坑等异常情况。”陈玲茜说,为及时判断碳滑板的磨损情况,她与团队成员一起专门制作了工装,及时检测碳滑板的凹槽深度,判断其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此外,她还牵头完成了“碳滑板统型优化项目”,由“一体式”改成“分体式”,既提高了弓角利用率,又可实现1、2号线碳滑板的互换。仅此一项,单条地铁线每年可降低维护成本20余万元。
截至目前,她牵头参与的创新项目已达10余项。其中,她参与的“电客车牵引系统DCU板卡国产化项目”,经过80余次软件更新、2800人次调试,顺利完成了正线载客运营50000公里的考核,有效解决了进口件采购周期长、单价波动不受控、技术被国外垄断等问题。该项目于2023年获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优秀奖,2024年获评“2023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轨装备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作为“地铁医生”,陈玲茜深爱现在的工作,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更好保障地铁运行。 胡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