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朱雅萍 通讯员 常环轩
对城市而言,蓝天白云是最好的滤镜;对市民而言,清澈河湖、绿茵繁花是最近的美景。2024年,常州坚持把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成绩单”写在蓝天、碧水、净土之上,全年实施7117项污染防治工程,公众生态环境总体满意率达95.7%、全省第一。
-
□本报记者 秋冰 通讯员 叶平 卢昊
7年多时间,“90后”陈玲茜已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铁医生”。
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陈玲茜,在2017年7月常州地铁1号线还在紧张施工时,就加入了地铁运行保障工作。虽然当时的工作仅限于“纸上作战”,但她也非常认真,故障模拟、技术比武等实操演练是她每天练习技能的必修课。
-
本报讯(于董艳 陈婕 周婧) 1月3日,全国首家以新能源电池为主题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地常州,将更好地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推动重点企业、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制定,在助力国内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市新能源之都建设。
-
本报讯(李国振 汪磊) 春节即将来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组织开展“新春送祝福 情暖英雄心”活动,走访慰问全市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家属、伤残人员和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截至目前共慰问727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148.35万元。
全市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会慰问人员深入见义勇为人员家中进行慰问,与见义勇为人员和家属代表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生活、身体情况,感谢他们为平安常州建设作出的贡献,鼓励他们继续发挥示范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使见义勇为精神发扬光大。
-
本报讯(吕洪涛 杨可可) 1月16日,我市召开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果交流会,并启动“‘常社为民’——常州市社会组织助力高质量发展赋能行动”。
据悉,“常社为民”行动将围绕“六个一”目标,全面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六个一”即打造一个阵地(常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搭建一个平台(“红社营”社会组织共建共享平台)、优化一支队伍(常州市社会组织专家库)、培育一批组织(首批优质社会组织不少于200家)、扶持一批项目(社会组织品牌项目库)、形成一批案例(社会组织助力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
-
本报讯(常人社 秋冰) 记者昨天从市人社部门获悉,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为期3个月的2025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举办200余场招聘对接活动,发布10万个就业岗位。
岁末年初是劳动者换岗流动的高峰期,也是企业开工复产的关键期。从1月17日起,我市将组织企业赴陕西、云南、河南、贵州、湖北等地,参与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16场以上“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同时,精心组织“家门口”的招聘活动,在西湖、奔牛、薛家、郑陆、社渚等乡镇街道,以及人流量较多的火车站、亚细亚等商场、广场开展招聘活动,将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据悉,“春风行动”期间,我市将举办“家门口”招聘会25场以上,首场招聘会将于1月17日在新龙湖公园广场举行,春节后的首场招聘会将于2月5日在火车站南广场举行。
-
本报讯(刘璇 秋冰 胡平) 1月15日,记者从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与中铁(惠州)铁路有限公司、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复兴N5C机车批量订单,将于今年7月31日前分批交付。这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N5C交流传动货运内燃机车首次获得地方铁路订单。
-
本报讯(郏燕波 张浩) 为进一步拓展苏皖两地劳务合作和人力资源交流,近日,溧阳市组织人力资源行业协会赴安徽省灵璧县开展劳务合作交流。
近年来,溧阳新能源产业、绿色精钢产业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强劲,由于产业升级,江苏时代、上上电缆、正昌集团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用工需求不断提升,不仅需要普通一线操作员,更需要有文化、有技能的技术工人。今年,溧阳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本次劳务对接就是为了年后组织吸引更多灵璧务工人员到溧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