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202502/05/3263e934-d0ce-466b-bfbb-6f4370d6ddee.jpg.2)
![](../../../static/images/paper-logo.png)
-
编者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必须答好的重大课题。
聚力产业提升,常州坚定不移扩大新能源产业优势,抢占未来产业高地,领跑智能产业赛道,强化优质项目支撑,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与后劲。
新春时节,全市上下因地制宜、开足马力,元气满满抢先机、扩优势、强内核。本报记者深入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采撷一线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见证“新”风劲吹的融融春意。
-
本报讯(宋婧 高岷 王晓) 春节前夕,在武进国家高新区的凤林南路、镜湖西路等主干道上,每天有约1400台物流车载着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的整车,驶向全国各地的交付中心。
作为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之一,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内,近千台智能化设备自动运转、黄色的机器人手臂灵巧翻飞,见证一辆辆新车诞生。“车身合拼,由10台机器人同步完成,只需3分钟。”焊装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仅焊装车间就有241台机器人,电焊、铆接的自动化率达100%。
-
本报讯(徐尧 孙婕) “加载到25%的工况,继续加强风力载荷模拟。”大年初七,中车戚墅堰所风电装备事业部副总经理张保松坐镇试验台,只见20兆瓦的验证台上,10兆瓦的风电齿轮箱正在进行传动效率、不同温度区间、齿轮接触性能的检测,模拟着各种可能遇到的工况,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
-
本报讯(王淑君 童华岗 夏蕴) 2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钟楼高新区(邹区镇)的江苏立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标准生产车间内已是一派忙碌景象,恒温织造车间的9台进口经编机每分钟就能产出近200平方米新型渗透格网,每天的产量超过5吨。
作为市重大项目,立创新材料新建的新型渗透格网生产项目总投资3亿元,如今超3万平方米的新厂区不仅全部建成,整经、织造、水洗3个车间已经全部开工试生产,预计全部达产后,产能将达到8000万平方米/年,比预定的年产能提升30%以上,2025年预计新增销售额超3亿元。
-
本报讯(郏燕波 徐怡) “大家干劲‘满格’,项目每天都有新变化。”春节期间,位于溧阳高新区的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城市智慧输变电系统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对安装好的生产设备进行调试,处处洋溢着大发展的氛围。
据悉,安靠智电的城市智慧输变电系统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包括3个生产车间——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车间、环氧车间、开变一体机生产车间。建成后将形成年新增模块化变电站14站、新增GIL系列产品120公里的能力,年销售额预计可达24亿元。目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车间设备安装已经完成,预计今年4月正式生产。
-
本报讯(吴燕翎 陈婕) 1月29日,大年初一。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与家人欢聚一堂时,国能常州二期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以下简称“国能二期”)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上午8时,阳光洒在项目现场,从集体宿舍区到项目场地,再沿着3号汽轮机厂房楼梯爬上17米运转平台,和工人们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是国能二期汽轮发电机班组长尹家瑾春节期间的日常,也是和他一样坚守在岗的700余名工人的写照。
-
本报讯(凃贤平 王锐 万超) 年前,记者在常州纳图电气智能配电设备项目建设工地看到,现场繁忙有序,建设者们各司其职,铆足干劲奋战在工程施工第一线,一直忙到1月26日。“今年3月,整个项目就将全面封顶。”纳图(常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图电气)副总经理肖亮介绍,预计5月初,新厂房开始安装设备,7月份争取投入使用,比原计划提前近半年时间。
-
本报讯(杨成武 夏晨希) 春节期间,位于茅山脚下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保持连续储发作业,工作人员轮班值守、全员备战,保障设备平稳运转,为新能源消纳持续贡献力量,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
正月初五一早,电站运行维护部工作人员刘磊就已经在岗位上忙活了:严密监视每一个参数、认真巡视每一台设备、准确执行每一项储发操作。今年春节,电站随时等待电网“召唤”,电站机组迅速响应调峰指令,实现不间断开机。
-
多云到晴,西北风3到4级,今天最高温度9℃,明晨最低温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