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版:城事 家门口
2024年04月02日

金坛的这家老字号,名字叫“开一天”

一开就是80年

■龚励 王锐 图文报道

今年75岁的王建国,每天早上都会到“开一天”吃上一碗面,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开一天’的面条口感滑腻有韧劲,面汤鲜美,是许多地方没法比的。”

王建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开一天”的常客。几十年来,“开一天”的员工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无论旧人、新人,都知道王建国吃面要“双咸”(多放酱油)。他们对王建国的称呼,也由“王师傅”变成了“老王”,这是王建国和“开一天”几十年的情谊。

在“开一天”,像王建国这样的忠实“粉丝”大有人在。上了年纪的金坛人去“开一天”似乎已成为习惯,而年轻人去“开一天”则是对这一习惯的延续。可“开一天”作为金坛老城区的老字号饭店,能吸引一代又一代金坛人光顾,绝不仅仅是“习惯”的力量。

创业传奇

据《金坛县志》记载,“开一天”创办于1944年,当时的三名合伙人韩金庚、谢洪保、刘小松皆为伙计出身,韩金庚是跑堂口的,谢洪保是掌红锅的,刘小松是做白案的。三人商量店名时,考虑到在金坛餐饮界资历尚浅、没有“大师傅”撑门面,决定以“开一天”为名,意为“开一天算一天”,即使生意做不好,也免得被同行前辈笑话。

“开一天”原址在司马坊,后来司马坊拆迁,搬到了西门菜市场附近,再后来才建到现址南新桥西畔。“开一天”的定位是:小品种、低价位、地方特色、平民口味。起初,“开一天”主要做早市,推出小笼汤包、鳝丝面条、青菜烧卖、清蒸鸭饺等系列小吃,还免费供应姜丝,这是“开一天”保留至今的传统。

1956年,“开一天”公私合营,韩金庚、谢洪保留下来了,刘小松被分配下乡;1958年,“开一天”被划归金坛县饮食服务公司,更名为“金坛饭店”;1964年至1965年,“开一天”重建,成为金坛第一家两层楼的饭店,一楼是餐厅、二楼是旅馆。

鼎盛时期

上世纪80年代初,于涛涛成为“开一天”的掌门人。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保存老字号为初衷,将店名改回“开一天”。此时,正是“开一天”的鼎盛时期。每天早市,来吃面的人都要排长队,一名员工一个早市就要下150斤面条,一锅面捞上来能盛30碗,而且不糊不烂、份量匀称。不仅早市旺,“开一天”午晚市也热闹。由于生意常常爆满,二楼的旅馆也改成了雅座餐厅。当时,金坛人都以能在“开一天”请客办酒为荣。

到1987年,“开一天”已有30多名职工,全年营业额达124万元,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县级饭店前茅。于涛涛的“八宝葫芦鸭”、张志远的“鸡汁兰花干”、戴国文的“香蕉排骨”等拿手菜多次获省市比赛大奖,“洮湖鳝酥”“蟹粉蹄筋”“血糯八宝饭”等名菜成为金坛美食的象征,“清蒸鸭饺”被收录进《中国名菜谱》。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开始活跃,不少新饭店迅速崛起,“开一天”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

1999年,原本在“开一天”做大厨的伏立新接手饭店,成为“开一天”的新掌门。他按照“开一天”的传统,提出“面向大众,工薪消费”的服务宗旨,还请回了当年的老员工。金坛人发现,“开一天”的面条、小笼汤包又有了当年的味道,于是去“开一天”吃早饭,又成了不少金坛人的习惯。看到每天早上“开一天”里新老顾客济济一堂的景象,老员工们激动不已,“这才是我们的‘开一天’!”

憧憬明天

2003年,常州市金坛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出于保护地方品牌的考虑,对“开一天”进行了商标注册。2010年,现任常州市金坛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伏立新对“开一天”进行了全面装修和升级改造,请专业设计师重新调整老房子的结构布局,进行室内外设计,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古朴的青石板外墙,配上黑底金字的“开一天”招牌,让沉稳的老店拥有了崭新的形象。

谈起未来,伏立新表示,他将带领员工擦亮“开一天”招牌,让“开一天”成为金坛最知名的餐饮名店,让市民游客以到“开一天”消费为荣。

“开一天”,一开就是整整80年。视每一个明天为新的开始,是“开一天”坚守至今的信念。“‘开一天’的‘天’,是‘民以食为天’的‘天’。”伏立新说,“开一天”坚守多年的朴实信念蕴含着深厚的济世情怀,“‘开一天’是金坛人的骄傲,我们要将它一直传承下去。”

没有上一篇了... ... 店门口天天有人在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