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07版:文笔塔 记忆
2025年01月24日
-
做酒,在故乡农村,过去是个专有概念,专指端午前做甜白酒,以及冬日做米酒,尤其是冬日做米酒。
即使在人民公社期间,无论丰歉,到冬日,农家都会多少做点米酒,一来过年请客饮用,二来自我犒赏,三是过年祭祖请圈头也要用上酒。自我有记忆起,我家每年都做米酒,最后一次是2023年冬天。2024年4月,我家故园被拆迁,那些做酒用的大缸及稻草扎的米囤盖缸盖,再也派不上用场,也无处可搬,只好送给朋友。
-
进入腊月,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还记得元旦那天和儿子一起出门去吃饭,车上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为啥现在的年越来越没意思了?总感觉和小时候过年不一样,缺了点说不出来的味道。”我问他:“缺的是啥味道呢?”他说好像也说不上来,总感觉不像以前那么期待过年了,主要是过年的时候和平时也没啥区别,走在街上总感觉缺点意思。我告诉他:“你感觉缺的那点意思,俗称——年味!”“对对对,就是感觉没啥年味了。”儿子感慨道。
-
过年了,贴年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习俗。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贴年画是家家户户过年的重头戏。贴年画不仅增添了过年的气氛,还点缀了室内环境。花花绿绿、五彩缤纷、吉祥富贵喜庆的年画衬托出了过年欢乐热闹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放爆竹是过年的一种仪式。近年来,由于环境治理和消防安全的需要,不少地方禁止燃放,小时候放炮仗的记忆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我们把爆竹和鞭炮通通叫做炮仗。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延陵街度过的。过年的时候,只要听到空中一阵“砰啪”和“噼里啪啦”的响声,我就捂着耳朵看,兴高采烈,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