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法治日报》报道,北京李女士使用共享充电宝,根据规则“使用时间不足30分钟,按照30分钟计费”,她的租借时长为30分钟27秒,尽管超出不到1分钟,还是按照60分钟计费,李女士对此表示不满。停车收费也是如此,这种“超出1秒钟按1个计时单位收费的规则”让人不爽,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
前不久,我市排水管理部门迎来“高光”时刻:北上广深等众多一线城市的同行齐聚一堂,向常州学习水环境治理。多年前,当不少城市热衷于购买第三方服务时,我市立足本地水情实际,没有跟风“一包了之”,反而“大包大揽”,坚持“一家管、全覆盖”,十多年如一日,一体化推进“规、建、管、养”,成为住建部推荐的改革典型。
-
“我们全家出行,花了近千元,你给我看假鱼?”近日,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试营业,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但最终只看到了“假鲸鲨”,不少人抱怨被“欺骗”。其实,博物馆、展览馆里也有不少替代品,有的标明“复制”,但更多的则没有明示,不知真假。游客花钱肯定想看真品真迹,遇到复制品是什么感觉?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
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当然想看真品。
游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法国卢浮宫,为什么在面积不到0.5平方米的达·芬奇油画《蒙娜丽莎》前,人头攒动?由于观展前做足了“功课”,我找到了答案。站在这幅真品前,端详蒙娜丽莎,她的微笑与背景上河流、路桥、山峦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细品画家“渐隐法”的绘画技法,让女主的眼角、嘴角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中,造成了含蓄的艺术效果。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似乎真的如有评论所言“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
在大数据眼里,其实我们都是某种模型。通过“猜你喜欢”和定制化信息流的方式,一个人的行为开始变得有迹可循。比如听硬核摇滚的人大概率更喜欢Pink Floyd,而不是西海岸音乐;经常浏览时政新闻的用户,也会对经济消息颇感兴趣……
在算法推荐的影响下,我们似乎被困在一个个由相似内容构成的信息茧房中,视野变得越来越狭窄,难以接触到多元的观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陷入群体性的“偏见”。
-
众多口腔诊所医生履历中经常出现的“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的身份,竟然无需任何专业资质,只要缴费就可以成为会员。近年来,媒体曝光了许多山寨社团敛财的骗局,其中不乏打着“国”字头的机构。人们对于这类山寨社团已经有了一定的警惕性。但是如果正规学术团体也放弃了学术性,而将会员当一门生意来做,杜撰个虚拟名字都能交钱成为会员,势必会消解自身的专业性,进而破坏行业生态,误导大众。有网友表示还有其他学会也有类似操作,交钱就能入会。由此看来,一些机构利用信息差做起了“生意”,将自身的专业性转化为可以买卖的“装饰品”,批量贩卖,这无疑是一种自我矮化,甚至涉嫌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对学术团体该如何加强管理?非营利性该如何保证?是时候重新审视这些问题了。
-
在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游客的抱怨声中,一场关于文旅场所展品真假的讨论悄然升温。游客们花近千元购票,买的不仅是入场资格,更是对真实奇观的满心憧憬,这背后,实则是大众对文旅体验真实性的深度诉求。
从游客角度而言,掏腰包出行,怀揣着对未知与美好的向往奔赴景点,所求无非是身临其境触摸真实。游客花钱买的是一段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记忆,真品蕴含着历史沉淀、自然本真或创作者心血,是复制品无法僭越的。这种对真品的执着,源于人性深处对纯粹、原初之美的本能追逐,以及旅行纪念意义的坚守——毕竟,谁愿相册里满是“赝品留念”?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2%;社会保障惠及全民,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民生领域的改革发展做了全面部署。